七月十四。

宜:求嗣、修墳、赴任……

忌:豎柱、齋醮、放水……

帽兒山下,永豐鎮。

沒有人注意到,這個南來北往,西通秦東達齊的小鎮上,多了一間草廬。

鎮子東北角,靠近黑水渡口處,乾草編織的簾子將草廬裡外隔開,裡間有一小床,外間一座一案,再往外的草廬門口,豎著一杆大旗。

大旗之上,紋繡著兩行黑色大字:我有岐黃術,妙手可回春!

草廬內,孟浪秋一身月白長衫,端坐於案後,化身杏林醫者。

他已開診兩日,倒是賺了些銀錢,不過賺錢倒在其次,主要是為了觀摩各路豪強誅殺大妖柳媚,提前來這裡熟悉環境。

公主府上下運轉正常,只有他帶著小屁股前來。

那日晚上,小屁股最終還是沒有如他所願,上榻侍寢。

不過倒是變成了貓耳娘,讓他大飽了一番眼福,過足了手癮。

只是艾寧寧心有忌諱,將定氣丹騙到手,便不再任由他施為,紅著臉極為惱怒、惡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變成貓身直接跳上了房梁。

換上了新的定氣丹,不是聖人強者,根本發現不了她所散出的妖氣,眼下小屁股不知去了何處,想來是覺得沒了危險,徹底撒開了歡兒。

孟浪秋也不擔心,只要距離不是太遠,兩人都能以意念聯絡到對方。

若真遇到危險,以小屁股的靈巧,會在第一時間躲開,然後找到自己。

以往的永豐鎮雖說熱鬧,可說到底也不過是南來北往的商旅,各地巨室的探子,和少部分在兩國犯下事逃遁至此的江湖綠林。

而這幾日,永豐鎮上明顯比之前要熱鬧許多,帽兒山有坐照境大妖的訊息散播出去之後,諸多江湖人士便匆匆趕路而來,盡皆彙集於此,其中不乏有名門正派以商旅身份掩人耳目,鎮上唯一的一家客棧,悅來客棧,更是早已人滿為患。

後來者無處可住,便在鎮子東西入口的荒郊野地,搭建帳篷露宿。

永豐鎮說是鎮子,其實並不大,用村形容倒極為恰當,東西一條街,除了鎮中心能看到幾棟青磚瓦房,兩旁皆是草頂小木房,極為簡陋。

但被夯實的土路上,來往行人卻是絡繹不絕。

有穿著粗布衣裳,拎著大環刀的粗獷莽漢;亦有錦衣華服,翩翩風雅的俊俏公子;還有綾羅裙裳,身段窈窕的嫵媚女俠……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一顆坐照境大妖的內丹,吸引不知多少人的垂涎,齊國西北,秦國東北這一大片區域,大半個江湖聞風而動。

單單坐照境大妖的內丹,倒是不足以引起如此轟動。

關鍵在於,柳媚已是半步神元之境,隨時都可能突破到神元境。

神元境大妖的內丹,比一本地級功法更為誘人,吸引力自然便上漲無數倍。

更何況。

還有國子監與黑冰臺齊齊出動,甚至連大覺寺的智光禪師都要親臨。

國子監黑冰臺,那可是三大聖地之二,是無數修行者趨之若鶩,擠破腦袋也想加入的勢力。

而智光禪師在江湖上,更是聲名遠播。

就算得不到大妖內丹,可若是能有幸討好結交聖地中的前輩,或是被智光禪師看上收為弟子,那簡直就是鯉躍龍門,如何能不讓江湖人士眼饞!

孟浪秋坐在案後,看著形形色色的江湖人士從眼前經過,內心不由升起一抹江湖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