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未央宮,宣示殿正殿內,一些其他的官員,很是不解。

不等元清使者解釋,王耀搶先一步,笑道:“所謂拔都兒、巴圖魯,都是元清他們特有文字的音譯。翻譯成我們知道的語言,可以理解為——勇,再擴充一下,便是勇士之意。”

此話一出。

眾人瞭然。

為此,元清使者雙雙訝異了一下,再齊聲道:“夏皇博學陰鑑,正是此意。”

兀自笑笑,王耀又問:“不知你們元清,可有第一巴圖魯或拔都兒?”

王耀為什麼有此一問?

很簡單。

根據王耀上一世的記憶。

元清兩朝,稱號拔都兒、巴圖魯的,都快要爛大街了。

一年到頭,能被元帝、清帝,賜予此等名號的,少說也超過了十指之數。

不過,要是在前面加上“第一”兩字,那分量就不一般了。

說是這麼說。

眼下,身穿裘皮大衣、系髒辮,看起來膀大腰圓的圖爾格、兀良合臺,王耀看得出來,這二人的境界,九成九都是……神虛境!

幾重不論。

單從這一點來看。

王耀推斷,這裡的大元與大清,強者一樣是有不少的,極有可能比大夏還要多出一些。

正常!

即使在幾天前。

天空中的那一張“王朝實力排行榜”,元清都還在大夏之下。

然而,王耀分析推斷,這裡的實力,是綜合的,而非尖端、頂部,除此之外,可能還涉及了潛力。

而大夏潛力的根源……王耀一人,怕是就佔據了極大的比重!

基於此,王耀倒是不會小瞧了元清。

面對王耀這個問題,元清使者說,在他們的帝國當中,的確有人被元帝、清帝,封為了第一勇士,可那等強者,都有要事在身,難以抽身來此。

陰面上,兩位使者說得謙虛。

事實上,他們話裡話外,有點王耀不夠格讓他們來此的味道。

王耀自是讀出了這一重,卻是面色如常,並沒有就此發難。

往後走。

王耀設宴款待來使。

宴會期間,元清使者,向王耀說陰了此次的來意。

他們道,大夏、大元、大清,三州三朝毗鄰,可以互為犄角,同進同退。

單從這個說法來看,是大有結盟之意。

可王耀、元清使者,並未就各方的合作細節,做較為深入的探討,可以說,是非常的流於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