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王耀的這個問題。

郭嘉不假思索的回答道:“陛下,其他八州的王朝,對我們大夏,一開始應該不會大打出手,多半隻會是試探。即便我們是‘新人’,且看起來並不怎麼強大……”

是這樣麼?

當然!

還是那句話,小心駛得萬年船。

倘若太自負的話,陰溝裡翻船,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還沒完。

頓了頓,郭嘉繼續道:“對我們的試探,時間應當不會太長,大機率就是這兩三天之內的事情。而誰會當這個‘出頭鳥’,臣認為,元清的可能性最大。

至於為什麼。

一來、是這兩個王朝偏弱,為了聯合我們也好、吞併我們也罷,率先出手的可能性,都是最大的。更遑論,其他六州六朝,應該也是類似的想法。

二來、就是地緣位置了。臣從雨督主那裡聽聞,根據派出的錦衣衛暗子來報,和我們大夏所接壤的王朝,就是——北州大元和黃州大清。”

洋洋灑灑,郭嘉一番分析下來,真可謂是有理有據。

對此,王耀點了點頭,再問:“那奉孝你認為,他們來了,朕該要如何做?”

“走一步看一步,見機行事。”

給出這個答案,郭嘉再道:“陛下聖陰,恐怕心中早有決斷。在臣看來,哪怕達成了所謂的聯盟,也是暫時的。而對抗……才是永恆的!”

的確。

自從來到九州大陸,那一刻開始,王耀就非常清楚,大夏與其他八州八朝,是不可能和平相處的。

為何?

套用一句話來概括,便是——天下大勢,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但,統一才是永遠的主旋律!

多個國家,相互之間,要想真正的和平相處,在王耀看來,除非是有這麼一種情況。

那就是,每一個大國,都有覆滅同等量級敵國的力量,而對方在被自己消滅之前,一定可以完成反擊,俗稱,極限一換一!

如此一來,整個世界,才可能在一種看似隨時都有可能完蛋,實際上,又相當安全的情況下,各國之間,做到表面意義上的和平相處。

……

事情的發展,盡在王耀、郭嘉的預料之中。

僅僅過去兩天。

元清便派出“使者+武將”的組合,一同來晉見王耀。

“見過夏皇!”

在行完禮後,大清使者介紹道:“夏皇,這位是圖爾格,是我們大清的巴圖魯。”

與此同時,大元使者也用差不多的口吻道:“夏皇,這位是兀良合臺,是我們大元的拔都兒。”

巴圖魯?

拔都兒?

什麼的什麼啊?

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