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風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深秋的遼東很是蕭瑟,一隊兵馬正從寧遠城外緩緩路過,而城中也出來了一隊人馬,併入了隊伍之中。
袁崇煥穿著大紅色的官服站在寧遠城頭,撫摸著身旁冰冷的炮管,大半年前,這些紅夷大炮為這寧遠城立下了不世之功,也為他袁崇煥送上了如今的官帽。
可現在,那個熟悉它們的人已經離開了,要去東江鎮,去接受一個年僅十五歲的,養在深宮中的親王的領導。
“大壽,你說皇上和朝中大臣們到底是怎麼想的,真以為建奴是那麼好對付的嗎,居然讓一個親王去東江鎮!聽說還帶走了十門紅夷大炮,我幾次上疏想再要幾門都沒要到,一個剛剛加冠的親王居然輕鬆帶走了十門,還是帶去東江鎮,朝廷就不怕白白送給建奴嗎!”
袁崇煥用力的拍著炮管,他覺得皇上和朝廷在陪著那個小親王胡鬧,全然不顧遼東的局勢,要是讓建奴得到紅夷大炮,對於寧錦一線來說,絕對是場災難。
更別說還帶走了孫元化,他的左膀右臂。
一旁身穿甲冑的祖大壽急忙拉了一把袁崇煥
“大人,慎言!末將聽說是那位王爺判斷出了建奴要劫掠朝鮮,所以才帶人過去的。”
袁崇煥就這麼看著祖大壽,把祖大壽看得受不了了才哼了一聲
“他說朝鮮會被劫掠就會被劫掠,建奴早已被嚇破了膽,上次本官遣使去瀋陽,那些建奴還不是不敢怎麼樣,對本官的使者那叫一個恭敬,本官一說要和談,建奴立馬就同意了。再說了,就算朝鮮被劫掠了又如何,有本官在這,那皇太極還敢打過來不成!”
祖大壽頓時就不說話了,他也是和袁崇煥一樣的想法。
“算了,隨那位王爺去吧,只希望這位王爺別太草包,讓那些紅夷大炮被建奴得去。你讓人加緊修築錦州城,那些蒙古部族聯絡得怎麼樣了?”
祖大壽遲疑了一下
“大人,錦州城損壞太嚴重了,短期內修不好……蒙古那邊有些獅子大開口,而且城中有監軍在,只能秘密行事,進展緩慢。”
袁崇煥又是一巴掌拍在炮管上
“這些禍國殃民之徒……”
而此時的朱由檢正難受著,吐得稀里嘩啦。
沒錯,信王暈船了,不只是他,隨行的大部分人都暈船的厲害。
船隊上午就從大沽口離開了,朱由檢開始還興致勃勃的看了會兒海,不一會兒就難受的不行,回房間躺著了。
朱由檢在的這條船上,就裝著讓袁崇煥怨念頗深的那十門紅夷大炮,此外還有一些火器,其中有一些類似於後世迫擊炮大小的小佛朗機炮。
朱由檢第一次在兵仗局看見這種輕便的小佛朗機炮,就喜歡上了,這種小佛朗機炮還不到一米長,一個人就能扛著跑,對於想要耍陰謀詭計的朱由檢來說,簡直就是神兵利器。
於是朱由檢就讓人蒐集了京城中所有能用的小佛朗機炮帶走了,至於其餘火器,朱由檢只要了三眼火統,那些花裡胡哨的一併沒要,畢竟怕炸膛。
三眼火統雖然不輕便,但即便炸膛了也傷不了什麼人,發射的部分在前面,後面那麼長一根棍子,被炸到了那就是真倒黴了,而且即便不開槍,也能當大鐵棒子使,一棒子敲下去,絕對缺胳膊斷腿的。
後面的船上就是裝著整個京城的火藥,和全部的彈丸了,那些裝火藥的船都離得極遠,即便炸了也影響不到周圍的船隻。
朱由檢端著一個木盆,小臉蒼白,看了眼同樣端著木盆的徐應元,突然笑了起來。
“徐伴伴,就你這樣還照顧本王,讓你別跟著,現在受罪了吧,嘔……”
徐應元哭喪著臉
“王爺別說了,奴婢難受,這海船還真不是人坐的,當初去南京,坐了一路的船,都沒難受過,這才半天,王爺你說什麼時候才能到那啥東江鎮啊。”
朱由檢有氣無力的說
“本王怎麼知道,不過要先在登州靠岸,再去東江鎮。這海船和漕運的船能一樣嗎,當初走運河那河水平緩,這大海之上一個風浪過來就顛簸,不難受才怪了。
嗨,希望孫督師別暈船,他那麼大年紀了,要是也暈船,那可有罪受了,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本王也不好向皇兄交代。”
話音剛落,一身布衣打扮的孫承宗就進來了。天啟也顧忌刺痛魏忠賢那些人,所以孫承宗此去,只是作為朱由檢的幕僚,並沒有給他加任何官職,算是天啟的私人請求。
“哈哈,沒想到老朽倒是讓王爺憂心了。其實王爺不必擔心怎麼給皇上交代,老朽當年走南闖北,早就習慣了坐船,這海船雖沒坐過,但這些許顛簸還是能忍受的。”
朱由檢頓時有些臉上發熱,沒想到背後說人壞話,居然被聽到了,雖然現在臉色蒼白看不出來,不過還是趕緊轉移話題。
“孫督師,快請坐,不知你來找本王有何事?”
孫承宗年老成精,自是不會讓朱由檢難堪,收起笑意,有些凝重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