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2/5頁)
章節報錯
第一類脫糖技術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走,第二類脫糖技術卻很快就能研究出可行的方案,目前來看,神農南糧要先採用第二類方案,推出自己的牛奶類飲料,既可以解決乳糖不耐受的問題,又可以把牛奶的價格壓下來。
讓消費者獲得營養的同時,又能少一點開支。
“我真他媽偉大,得給自己點個贊。”
南易自言自語了一句,把資料往後翻了翻,直接跳過脫糖的內容,開始翻閱保鮮相關的內容。
牛奶是鮮製品,常溫下幾個小時就會變質,牛奶的保鮮是一個困擾人類已經長達數千年的問題。
據未必可靠的歷史學家考古得知,一萬年之前,人類就已經透過製造乳酪來降低乳糖,但是一直到近代科學革命前的很長一段時間,人類都不知道該如何對牛奶進行保鮮。
保鮮又可以分成兩個步驟——殺菌、儲存。
牛奶幾乎能提供人類所需的所有蛋白質,這是一種好東西肯定不會錯,僅對牛奶這匹千里馬而言,能發現它且願意捧它的伯樂比比皆是,牛犢子、人類,還有各種病菌。
為了解決牛奶中的病菌,人類使用過各種辦法,比如說往牛奶裡放青蛙,只要把青蛙放在牛奶裡面泡一泡,牛奶裡的病菌就會減少很多。
這個辦法是什麼時候發明的無從得知,但是這個辦法為什麼會有效,倒是在百來年前被人們給研究透了——原來是青蛙身上的黏液有殺菌作用。
反正是一年又一年過來,各種殺菌的辦法層出不窮,可不管是什麼辦法都不如把牛奶煮熟了再喝有效,但是,在當時的人們眼裡,這並不能算是一個辦法。
生牛奶和煮熟的牛奶完全可以說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在當時喝慣了生牛奶的人嘴裡,熟牛奶直接就是狗屎。
這種認知一直到巴氏殺菌法被研究出來也沒有得到改變,因為人們發現經過殺菌後,牛奶變得沒味道、不好喝,這是面對別人詢問,一種比較文雅的說法,其實他們心裡真正的答案還是“狗屎”。
一直到巴氏殺菌法被髮明將近五十年之後,認同巴氏的人越來越多,而且是從有學識的人蔓延到有威望的人,一直到有資格立法的人在紙上寫下“不巴氏不準賣”,人們才漸漸被迫接受牛奶口感的革新。
其實還是有很多人不以為然,瞭解過巴氏殺菌法是怎麼做的之後,有人就嘀咕:“什麼巴氏不巴氏,不就是煮,不就是高溫麼,我八百代以前的祖宗就知道這麼幹了,你猜我為什麼不學著做?”
不管人們認不認可,反正牛奶的殺菌問題算是因為巴氏而得到了解決。
可經過巴氏殺菌的牛奶還是儲存不了多久,一般常溫下兩天就變質了,保鮮的問題算是邁出了上半步,還要接著走下半步。
關於儲存,其實從很早的時候,人們就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比如冰窖儲冰,用石板來保鮮,用深井來保鮮,阿拉伯人還用陶罐和沙子造鍋中鍋[zeer陶罐]。
乍一看,所有的保鮮方式都離不開“低溫”,有志於解決保鮮問題的統一了思想,那就是如何獲得或製造低溫。
解決的思路那叫一個千奇百怪,有人說要去南北極運大批的冰塊回來,也有人說在阿爾卑斯的雪山上接上管子,把冷空氣接到千家萬戶,還別說,這個思路非常有意思,後來就有人模仿,只不過解決的不是製冷而是制熱。
後來,冰箱被髮明,冷鏈技術和交通變得發達,讓城市裡的人得以喝到農村的鮮奶。
到了五十年代末,全球化浪潮席捲而來,先富起來的大阪人嚷嚷著不要喝北海道的奶,他們要喝澳洲的奶。
聽到大阪人民的吶喊,澳洲的奶農們不答應了,紛紛站出來數落研究保鮮技術的公司,“你們這些廢物到底行不行,聽聽大阪人民的吶喊,你們害不害臊?”
有句話叫知恥而後勇,聽到數落的公司們開始埋頭研究起來。
先是鷹國提出了uht理論[超高溫瞬時殺菌],接著荷蘭的斯托克公司宣佈uht滅菌裝置研發成功,到了六十年代中期,無菌灌裝技術與uht技術相結合,從而使滅菌乳工藝得以發展。
這下子,殺菌和儲存兩步算是都完成了。
可經過高溫處理,牛奶的一些不耐熱營養成分,如維生素遭到破壞,其中的乳糖也會焦化,蛋白質與乳糖還會發生一定的美拉德反應,牛奶褐變,並破壞牛奶原有的風味。
“想要另闢蹊蹺,走出一條真正的保鮮之路,最多隻有不到十年的時間,這個時間一過,喝高溫奶長大的這一代的口味就會定型,根本不會喝的慣真正的鮮奶,然後一代影響一代。這麼短的時間,有可能走出一條新路子嗎?”
南易把資料放下,陷入了天人交戰。
科研想搞突擊,要麼用人海戰術,要麼就是砸錢戰術,人海戰術只有國家層面才有資格用,神農南糧只能選擇砸錢戰術。
可粗略看來,砸錢戰術失敗的可能性達到99%以上,只有1%的成功可能性,有必要去搏嗎?
機率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只對旁觀者有意義,身在局裡的人,可能性永遠只有正反兩面,要麼成功,要麼失敗,過程中是五五之數,結果一出就是百分百。
“還是讓人先做個預算,順便給鮮牛奶的市場容量做個評估,要是投資不大、市場容量又大的話,那就砸錢搏一搏。”
很快,南易就打定了主意,給自己換上一套能見人的衣服,出了屋子,走向涼亭。
涼亭裡,南無為兩眼放光,一臉崇拜的看著南若玢,津津有味地聽她講述各種世界奇聞。
南易對世界奇聞也很感興趣,於是,他走進涼亭,挨著南無為坐下,陪著他一起化身小迷弟,聽著南若玢白唬,兩眼放光,張嘴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