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言傳身教(第3/4頁)
章節報錯
無論是誰嘴裡說的話,不是每一句都是他內心深處認同的,有可能逼不得已,有可能這樣說對他最有利,也有可能他根本不懂自己在說些什麼,只不過是在鸚鵡學舌。”
南無為:“不聽其言,不觀其文,只論其跡。”
“嗯,總結的不錯,不過有的人渾身透著假,很會偽裝,比如你爸爸我,就是一個很假的人,對像我這樣的人,想要看清楚就需要長期的觀察,把我的每一面都觀察清楚。
看到一個人扶老奶奶過馬路,不能馬上斷定他是個好人,很可能上一分鐘他剛剛滅了人家滿門;同樣,看到有人在做一件不好的事,也不能立即判斷他是一個壞人,就像剛才說的,人沒有這麼純粹,都呈現多面性。
工地上辛勤工作的工人領到工資,也會出去偷歡,運氣不好,還會被抓到派出所去,因為這樣,就能說他們是壞人嗎?”
“不能。”南無為搖了搖頭,“爸爸,你說的,我要好好消化消化。”
“消化可以,不需要全部吸收,記住,懷疑一切,這四個字千真萬確是真理,不在懷疑的範圍內。”
“嘻嘻,爸爸你的話前後矛盾了。”
“不要找我茬,你聽的明白。”南易夾起一點薄殼米,說道:“要不要再吃點?”
“有飯嗎?”
“沒有,炒河粉給你吃點。”南易把餐盒往南無為面前一推,“右邊我沒碰過,自己去拿筷子。”
“嗯嗯。”
南無為跑到廚房去拿了筷子,捎帶著還拿了瓶汽水,嬉笑中和南易搶著吃掉半份炒河粉。
次日,一大早,南易就帶著南無為去了小樓,在何仙姑蔬菜基地附近的村子裡走訪,讓南無為見識一下他之前已經見過的景象背後的故事。
南無為接觸過各種農活,也會幹大部分,但是並不清楚一戶以種田為主要收入的農民家庭要付出多少,又能收穫多少。
遊走田埂之間,南易從種子開始說起,要花多少錢買,播種又要出多少工等等,一直到收割,糧站來收,所有的環節都說了一遍。
漢城。
南家駿帶著南若玢和南有窮在參觀蔬菜工廠,嘴裡還一邊介紹著,“這裡採用的是水培植,蔬菜生長過程中需要的營養會定期新增到水裡,光照透過燈光補光。”
南有窮看著一個個五六層的架子上,一板一板的蔬菜,不由問道:“家駿哥,這裡的蔬菜是做沙拉的嗎?”
南家駿:“是的,這裡的蔬菜收割以後會經過切割、水洗、裝盒,加工成半成品的蔬菜沙拉,終端客戶買回去直接就可以食用。”
南有窮:“成本高嗎?”
南家駿:“非常高,我們的產品會直接送到漢城各大商場的高階貨架,面對的客戶都是高收入水平的人群和高檔餐廳。”
南若玢:“用的是巴西亞馬遜水培植基地的技術?”
“不僅僅是,還用了菲律賓宿務家庭智慧農業的技術,以及其他幾個分公司的技術,幾種技術融合在一起才能建立這個蔬菜工廠。”
南家駿說著,從架子上捧起一捧看起來像西藍花的生菜,“看它的形狀、顏色都是定向培養的結果,還有它的營養成分要比普通的生菜高,並且在它的生長過程中不使用化肥和農藥,根本沒有農藥殘留,你們試試,它的口感很好。”
南家駿摘下一片生菜的葉子塞進自己嘴裡,又把手裡的生菜遞給南若玢。
南若玢嘗過以後點了點頭,南有窮卻覺得很一般,兄弟菜園裡有運用更高階技術的試驗品,他吃過,味道要比這個好。
南若玢:“用的是哪個型號的營養液?”
“沒有型號,只有代號,代號聖水。”
“嘿嘿,一定是爸爸取的名字,充滿惡趣味。”南若玢嬉笑道:“家駿哥,這裡生產的沙拉半成品終端售價多少?”
南家駿:“不同的蔬菜搭配價格不同,最低12000韓元,最高27000韓元。”
南若玢:“每年的利潤有多少?”
南家駿:“目前還在成本回收期,預計明年年中可以達到收支平衡,以目前的規模計算,一年的利潤會在60億70億韓元之間。”
“一年800萬美元,很不錯的數字。可惜,這樣漂亮的利潤資料只有日本和南韓才容易達成。”南若玢遺憾的說道。
南家駿攤了攤手,“這就是農協的能量,農協推廣‘身土不二’概念的成果。”
“感謝聖母瑪利亞,感謝農協!”南若玢手劃十字讚美後,又對南家駿說道:“家駿哥,剩下的時間我和有窮自己安排,不打攪你工作。”
南家駿看了一下手錶,說道:“好的,有事給我打電話,今天下午我會在論峴洞的大韓製粉。”
“瞭解。”
“上戸阿姨,你在忙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