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清楚,還是不願意說?”

姜炆把菸屁股扔到地上,用腳碾了碾,“真不清楚,我只知道南易早就結婚了,聽人說他老婆在銀行工作,什麼職位不太清楚。你看他們兩個,說他們是情人關係可以,說不是也行,別瞎猜了。”

就在這個時候,馮褲子來到兩人身前說道:“姜炆、王姫,下一場戲了,鄭導讓你們趕緊。”

“來了。”

王姫把菸頭一掐,跟姜炆兩人去埋位。

南易這邊,剛剛接到蜜獾王桃打來的電話,對方只說了兩個字:“搞定。”

“知道了。”

掛掉電話,南易又打給了平底鞋小隊的雅珍妮。

&ne。”

“Got。”

有一個國家叫阿爾巴尼亞,歷史上,阿爾巴尼亞在十五世紀,國家英雄斯堪德培曾經率領國家抵禦了奧斯曼帝國的入侵,這次戰役讓阿爾巴尼亞獲得了“山鷹之國”的美名,也是阿爾巴尼亞引以為傲的民族精神——絕不向強敵低頭。

不過自從二戰之後,新領袖奪取政權,阿爾巴尼亞的外交政策變了,因為主義相同,阿爾巴尼亞天然親近蘇修,認了蘇修做大哥。

阿爾巴尼亞呢,比較實誠,不只是口頭上喊大哥,那是真把蘇修當大哥看待,今天家裡缺糧食,問大哥拿點;明天缺武器,問大哥拿點;後天缺錢,沒說的,還是找大哥。

阿爾巴尼亞工業不行,農業也不行,可在好大哥的扶持之下,小日子那叫一個美。

後來因為一點事,阿爾巴尼亞和好大哥鬧掰了,沒人養著了,家裡的日子那是一落千丈,阿爾巴尼亞一尋思,“不行,得重新認個大哥。”

還別說,真有上杆子給阿爾巴尼亞當大哥的,這個新大哥還很好面子,自己家裡窮得叮噹響,可還是揀好的往阿爾巴尼亞送,槍炮子彈、機械、化肥、糧食,阿爾巴尼亞缺什麼就送什麼,不缺也送,得讓別人知道當大哥的仁義……

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阿爾巴尼亞和新認的大哥最終也鬧掰了,兩屆大哥都鬧掰,其他有心當大哥的哪裡還敢找阿爾巴尼亞,沒轍,阿爾巴尼亞只能吃自己。

吃自己的過程中,阿爾巴尼亞發生了權力的交替,一個當醫生的奪得了總統的寶座。

醫生一上臺,就以經濟為重心來對國家進行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是對外貿易的開啟和新的經濟政策“國資私有化”,說白了就是賣國有家當,這些經濟手段,立竿見影地讓阿爾巴尼亞國內經濟明顯好轉。

但這只是表象,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阿爾巴尼亞的問題。

阿爾巴尼亞的地理位置特殊,面積狹小,既不適合大興農業,也沒有良好的工業基礎,一個國家的實體產業幾乎為零,這使阿爾巴尼亞的經濟危如累卵。

果然,沒有過多久,阿爾巴尼亞因為自身在之前的財政赤字和不能有更多的新興經濟體支撐,財政並沒有轉虧為盈。

這時候,政府的劣根性就顯露無遺,私有化是能促進經濟發展,但是腐朽的政府大力推行私有化,大量變賣國有資產,這些都是賣國家的血來讓自己表面繁榮。更何況,政府官員貪腐,大部分的錢根本沒用到實處,很快,國有資產沒了,國有銀行錢也沒了。

就是在這種節骨眼,“醫生”還想實現自己當初上臺所推行的經濟政策,也想讓人民看到國家還在一片欣欣向榮中,只有這樣,他才能穩穩地抓住權力,讓自己牢牢抓住總統寶座。

“醫生”推出了新的政策,他開始轉變思路,想著用民眾的錢來振興經濟。這無疑是殺雞取卵,民眾的財富是國家最後的底線,是一個國家最後的儲蓄力量,如果這批財富出了問題,那將沒有任何挽回的餘地。

“醫生”並不明白這個道理,或者是根本不關心,或者揣著明白裝糊塗,反正只要能保住自己手裡的權力,貧窮與飢餓和他一毛錢關係都沒有,餓殍萬里,也死不到他家人頭上。

阿爾巴尼亞透過私募基金向民眾發行基金,許諾高額收益,並以國家的信譽為擔保。

高收益面臨的往往都是高風險,誰擔保都沒卵用,各種規模的私募基金出現,鋪天蓋地的宣傳和不斷有人一夜暴富的訊息傳到人們的耳朵裡,民眾紛紛心動,進而付諸行動,民眾的錢紛紛存入這些基金中。

一開始,私募基金是拿集資到的錢去開展各種生意,想透過盈利來償還民眾的本金與利息,可沒多久,味道變了,什麼生意賺錢還能比直接集資更快?

海量的資金吸引更多私募基金誕生,競爭之下,不擇手段已成常態,你敢許諾月息三成,我就敢叫五成,在私募基金存上1萬列克,一個月過後就可以拿到5000列克的利息,利息豐厚,還有國家擔保,誰見過國家會欺騙自己的國民?

誰不投,誰就是傻子!!!

私募基金已經不在乎更高的回報許諾,是否超出自己能承受的上限,已經不再以借雞下蛋作為目的,而是單純地想要更多的資金,想要更多來自民眾的財富。

私募基金許諾的高回報背後不過是拆東牆補西牆,拿新使用者的錢去支付老使用者的錢,一個龐氏騙局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