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易接過,先端詳一下油紙袋,上面不但有“群芳記”的標誌,還有一個加盟電話號碼。看完油紙袋,南易把包子從中間掰開,一股湯汁從包子內部噴射而出,霎時,一股濃濃的肉香味鑽進南易的鼻子裡。

湊在鼻下仔細聞了聞,然後掰下一塊不和餡料粘著的包子皮送到嘴裡,細心咀嚼,接著是包子餡,南易一一細心品嚐。

“面是好面,餡料用的也是上好的前臀尖肉,調料我只能吃出幾樣,手裡有秘方吧?”

何群芳呵呵一笑,“難怪媽媽好的餃子這麼好吃,原來南總是行家啊,手裡要沒秘方,我哪裡敢開包子鋪啊。”

“肉包賣多少錢?”

“三毛一個,一塊錢四個。”

南易腦子裡算了算,說道:“利潤到不了一半啊。”

何群芳搖搖頭,“到不了,我用的都是好料,成本壓不下去,只能靠走量。麵粉、肉的價格一直在漲,再過些日子,我也得跟著漲,不漲不行。”

“是啊,不漲不行。”

對農牧漁產品價格的瞭解,全球範圍內,南易說第二,沒幾個人敢說第一,國家也不行,國家機關最多是瞭解一下大宗貿易的價格,不會吃飽了閒著去長期統計其他國家批發商、菜市場的菜價。

神農南糧則不同,長期在統計幾個主要國家各種農產品的批發和零售價,至今為止,這項工作已經持續了八年,理論上,南易想知道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準確雞蛋價格,只要查詢一下資料庫就可以。

統計這些,並不是吃飽了撐著,影響物價的因素除了通脹,還有供求關係,比如某個城市的市民忽然發現牛肉的價格漲了兩塊,或者降了兩塊,對神農南糧而言,必須沒有“忽然”,它不但要及時掌握價格變化,甚至深入參與農產品市場的神農南糧,就是價格變動的“因素之一”。

簡而言之,神農南糧四處出擊,在背後悄悄推動供求關係變化,並伺機牟利。

某地忽然冒出的什麼短缺的流言,專家建議多吃什麼等等言論,在普通人眼裡這不過是稀疏平常的事,可實際上,在暗地裡都有資本在推動,神農南糧就是背後的資本之一。

1986年,神農南糧入股了不少調味品企業,其中就不乏生產雞精的企業,於是神農南糧就參與了把“中餐館併發症”從人們遺忘的記憶裡找出來,對味精進行口誅筆伐,為雞精掃平普及的障礙。

正因為神農南糧對農產品價格的感知非常敏銳,現在已經在佈局改變半成品食品的技術工藝,擺在面前的有兩條路:一、隨行就市,不斷漲價,既保證產品的品質,又要保證自己的利潤和利潤率;二、保持產品物廉價美,透過高科技不斷壓縮成本。

比如“媽媽好”的水餃,現在用的是好面、好肉、好蔬菜、好工藝,利潤也不差,但是這種“全好”的狀態維持不了多久,物價的飛漲,讓“媽媽好”的成本不斷上升,利潤和利潤率已經逼近亞清公司能夠容忍的底線。

媽媽好工廠已經面臨不變不可的局面,選擇第一條路相對比較簡單,漲價,抬高品牌逼格,進而脫離群眾,篩選出一批消費得起的客戶。

若是選擇第二條路,那就面臨漫長的、不斷改進工藝的過程,豬肉餡餃子從現在的上好五花肉,一步步降低品質,最終用淋巴肉、肉碎(不是把肉剁碎,是切肉的過程中掉下來的肉渣)。

等到用爛肉也壓不住不斷上升的成本時,那就保證不了食材的新鮮,得改用凍貨;神農南糧一直在佈局冷凍庫,也不斷在研究改良冷凍工藝,以神農南糧現在所掌握的冷凍技術,一塊豬肉冷凍三十年可以和冷凍三天的外觀、口感保持一致。

南易要是心一黑,他完全有能力讓九十歲的壽星公在過大壽的時候,吃到冷凍一百年的“新鮮”豬肉,壽星公吃了會豎起大拇指,連連誇讚豬肉新鮮。

當然,這只是扯澹,冷凍需要成本,真的佔用冷凍庫一百年,南易早就虧到姥姥家了。冷凍庫的作用就是為了短期儲存,避開行情不好的時期,在行情大好的時期出貨。

若是到了凍貨也壓不住成本,那麼沒轍了,只能上狠活。

紐約的蹊蹺第九研究所浸淫代替食品的研發多年,幾年前就掌握了用豆腐做清蒸魚、用冬瓜做紅燒肉的技術,外觀、口感和真的可以做到絲毫不差。

至於什麼以雞腸、鴨腸為原料做出豬肉餡、牛肉餡、羊肉餡,蹊蹺第九研究所的實習研究員閉著眼睛都可以搞定,稍微一用力,用雞骨架也可以做出牛排。

雞養殖是一門好生意,一隻雞從頭到腳,再到拉出來的蛋、屎,每一個毛孔都能給神農南糧流淌出利潤。

香塂第一研究所正在對雞種進行定向“延腸”改良,正常情況下,一隻雞的雞腸在12米之間,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雞腸會長到3米甚至更長。

科技與狠活,或者官方一點的說食品新增劑的興起,是經濟發展中的一種必然,從一定的角度來說,物廉價美就是偽命題,這個世界並不存在又便宜又好的商品,只存在工價低廉的人,一分價錢一分貨才是真理,有價無品質是良心出了問題。

為了保證內心相對純潔,南易可以讓神農南糧和墾殖集團的業務上升或下沉,上升就是提供高品質商品,但是篩選掉低收入客戶;下沉就是避開終端市場,只活躍在材料供應商環節。

客戶把材料買回去,用來幹嘛使,這就由不得南易操控了,如同賣菜刀的是打算給人切菜,不是用來殺人,他的雞腸用途是做飼料,客戶非拿著做一道爆炒雞腸,咋地,他還能攔著啊,就算他自命不凡,不要臉的管天管地,難道他還能管人家拉屎放屁?

食品新增劑市場很有希望成長為每年超過千億美元規模的大市場,且食品新增劑並不是一個貶義詞,它的好壞只取決於使用它的人。

一把菜刀砍斷足以炸掉地球的炸彈導火索,它就是拯救世人的神器,若是用來砍殺無辜之人,它就是兇器,食品新增劑亦是如此,善用即為正,濫用即為邪。

面對上千億的潛在市場,手裡又握著先進技術,讓南易無視這一大財源是不現實的,神農南糧進入食品新增劑是一定的。

實際上,已經進入了。

何群芳的一句話,讓南易產生連鎖性遐想,一剎那之間,神思繞了地球幾十圈又繞回來,接上自己的話頭。

“做餐飲,味道最重要,只要味道好,就不愁沒生意,你的包子雖然我是第一次吃到,但我可以肯定連著吃一個月不會膩。保證品質的前提下,要壓縮成本,可以試試減少點餡料,或者乾脆把包子的個頭縮小。

買的人一時可能無法接受,但是隻要你好好解釋,時間長了,他們還是能接受的,菜跟肉變貴,大家都能感覺到。”

“縮小個頭不行,肉的價格要是一直漲,包子要縮沒了。”何群芳不假思索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