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我也來了,叫爹吧(第1/3頁)
章節報錯
“依博比。”
“依博比,你去過乂烏?”
“1990年,我在乂烏待了一年,後面每年都要過去採購。”
依博比這麼說,讓南易刮目相看,就他所知,曼尼普爾人想出去很難,但也不是難如登天,曼尼普爾並不如老金家般嚴防死守,但要帶著貨反覆來回,印曼兩邊的通道都必須打通。
南易指了指攤位上的商品,“你主要賣小家電?”
“只要有利潤,其他的也做。”
“真巧,我就是做貿易的,大部分客戶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人。”南易又往攤上指了指,“主要做電子產品和飾品,我的公司開在深甽,平時會經常去乂烏聯絡飾品貨源。”
南易從包裡掏出本子,寫下一個電話號碼,撕下,遞給依博比,“你下次再去華國可以聯絡我,我有幾個關係廠家,質量有保證,價格也便宜。”
說著,南易從攤位上拿起一個隨身聽,故意壓低聲音說道:“你想要隨身聽,我可以給你質量不比這個差的仿品,索尼、松下也可以仿,我上個月剛剛做了一單,發到阿富汗的。”
依博比一聽,興致上頭:“你手裡的這個,能給我什麼價?”
“這一款啊……”南易面露難色,“可能不太行,之前沒做過,沒開過模,你如果要得少我要虧本啊,那幫開模的死要錢,動不動漲價,生意難做啊。”
“這兩款呢?”依博比指了指攤位上另兩個隨身聽。
“要計較開模費,生意做得一般或者是個謹慎之人,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傢伙在乂烏沒怎麼接觸過那些皮包外貿公司。”南易肚子裡嘀咕。
1995年當下,是皮包外貿公司發展的黃金期,一個人註冊個公司或者乾脆沒公司都可以做外貿生意,只要會點英語,在市場上多轉悠,碰見老外多套近乎,只要帶著老外去有關係或沒關係的攤位,一旦生意勾兌成功,攤主自然懂得給好處費。
這種生意做上一陣,有點本錢,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之後,就可以進行正規化經營或者金額更高的拼縫生意。
也正因為門檻低,野蠻生長,這個行當的從業人員素質和質素參差不齊,不具備專業素養且滿嘴跑火車的大有人在,有太多的人不懂產品,更不知道有開模這回事。
[①小金額的定製型貿易,利潤根本不足以支撐抹除開模費,一般都是尋找對接已開過模的小廠家。②九十年代的外貿底層從業者很少比例具備專業知識,大多是邊幹邊學,事教人的門徒。]
“這兩款可以,200個一件,5件起走,可以混貨,具體價格等你真要貨的時候,我們可以細談,你大可以放心,我給的價格絕對比你以前拿的便宜。”南易滿臉自信地說道。
嗯,其實南易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定價,雖說他經常看南陳村的報表,對耳東電子和河車集團的電子元件採購價格有所瞭解,但並沒有多少參考意義,採購量和長期合作關係對採購價的影響很大,小廠子根本拿不到耳東或河車的價格。
“好,我到了華國給你打電話。”
“沒問題,你可以隨時給我打電話。”南易說著伸出右手,“有客戶可以介紹一下,我是個老外貿,規矩都懂。”
依博比和南易握了握手,“好說。”
“先告辭,我還要去女人市場。”
&na Keit,可以翻譯為女人市場或媽媽集市,得此名,沒有其他原因,只是因為這裡是亞洲最大的女性經營市場。做生意的只有女性,沒有男性在這裡經營,就連來此挑選商品的男性也幾乎看不到。
南易一行進入市場之後,立刻享受了數百個女攤主的注目禮,還有三千多個女攤主因為視線的關係沒有看過來。
只是很可惜,南易並不喜歡這種萬眾矚目,特別是在這個市場的女攤主多是被男性驅逐到這裡的,有離婚的,也有寡婦,大多數年齡不小,且樣貌普通,難得有一個賣小吃的女攤主長得還不錯,但也只能說是年輕的時候一朵花。
女人市場,賣的商品自然多是針對女性消費群體,有賣菜的,也有賣農資、布匹、小吃、餐具和芭蕉葉,人流還不錯,大家穿梭其中,悉心挑選自己中意的商品,時不時還有一些討價還價的劇情上演。
氛圍看似喧囂,其實是熱鬧,這些女性孤苦在此做生意,若是沒有顧客難免會有幾分淒涼,只是,曼尼普爾有宵禁,晚上不能經營得太晚,就是剛才的夜市也只是徒有其名,一般是上午九十點鐘出攤,直到傍晚七點收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