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北伐(第2/4頁)
章節報錯
楊康便道:“那我便去一趟吧,只是宋蒙結盟一事,頗為棘手,陛下打算如何處置!”
柯崇雲聞言忽然一笑:“師兄不是說了麼,偽宋國祚的確沒有必要存在了!至於蒙古使者,多半不敢由中原返回大漠,便不用管了,反正只要在蒙古發兵之時,偽宋自顧不暇,咱們也不用腹背受敵了!”
楊康心思何等機敏,立馬明白過來,道:“讓明教在南宋發動起義麼,怕是力有不殆,除非……我明白了,待我與三槍兄弟匯合,便去鐵掌幫!”
柯崇雲點了點頭:“就知道此事交給師兄你絕對沒錯!”
“事不宜遲,我這便動身!”
楊康辭別柯崇雲,便往南去,兩日後抵達七俠山,準備找裘千尺求一封書信。
朱聰如今在朝為禮部尚書,裘千尺因為惱他在華山之上不肯替兄長說話,加上七歲的小女兒朱綠萼還在七俠山唸書,於是便沒有住在開封,而是返回了七俠山照顧女兒。
聽到楊康說明來意,裘千尺也想回鐵掌幫看看兒子,還有他的二哥裘千仞。
裘千仞在華山之上心神受到衝擊,雖未跟一燈大師出家為僧,回到了鐵掌幫,但意志消沉,也讓裘千尺放心不下。
楊康還要先去江西,尋張三槍。
於是兩人分頭行動,裘千尺獨自先自去鐵掌幫。
二人約定十一月十五在洞庭湖匯合。
洞庭湖君山乃是丐幫總舵所在,正好順便將丐幫弟子洩露情報的事情一併查清楚。
這計劃本沒有什麼問題,不過楊康過了長江進入江南西路地界之後,卻遇到了意外,因此又多耽擱了十餘日,直到月底才同張三槍一道抵達洞庭湖,與裘千丈裘千尺兄妹匯合。
而就在這個月的時間裡,北方的戰局又起了變化。
扎木合率領西征的大軍攜大勝之勢,全面攻打西夏。
哲別在與博爾術在西夏拉鋸的這大半年時間裡,名義上是在支援西夏,其實是將西夏當作了練兵場,一邊作戰,一邊訓練士卒。
華國在西北戰區屯有十三萬大軍,哲別每次都只統帥四五萬人與博爾術作戰,每隔月餘便輪換一批,博爾術開始的時候還能憑藉騎兵機動的優勢,以及西夏降兵配合佔據上風,但哲別不斷有生力軍輪換,到了後面已經反而壓過了博爾術一頭。
若不是扎木合十五萬大軍傾巢而來,博爾術必定敗亡。
扎木合主力大舉入侵西夏,哲別自然難有勝算,於是率兵退守黃河南岸,與蒙古大軍隔河對峙。
哲別大軍既撤,西夏無力獨自支撐,都城中興府被圍不過七日便感不支,西夏皇帝李德旺驚懼而亡,西夏貴族文武大臣在清平郡王率領下出城請降,西夏國滅。
如此,西夏與華國的協議自然作廢。
不過華國也並非一無所獲。
首先西夏國原本黃河以南,以及河套地區的土地此刻自然盡數歸入華國。
其次便是人口。
就在哲別入西夏作戰的這大半年,柯鎮惡夫妻也同時安排了人手將西夏的災民往南遷徙。
西夏這些年國力損耗巨大,原本巔峰時期人口也不過兩百萬,戰前已經不足百萬,其中就有盡五十萬遷入了隴右,擴充了隴右的人口,其中婦女、孩童居多,青壯不足五萬,老者不過萬。
沒能遷移的人口要麼死於戰亂,要麼淪為了扎木合的奴隸,成為蒙古大軍的馬前卒。
名義上西夏被蒙古所滅,實際上可以說是蒙古與華國共同瓜分了西夏。
西夏的土地三七分,蒙古獨佔七分,人口華國佔六分,蒙古佔四分,倒是金銀財貨,全都落入了蒙古人手中。
至於糧食,西夏若還有糧食,也不會獻城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