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扎木合的使者(第1/3頁)
章節報錯
裘千仞一心沉迷於武學,所以不近女色,沒有妻妾,更無兒女。
他的同胞兄弟裘千丈倒是不戒女色,倒是有姬妾美婢,倒是也有一個兒子,曾經也想讓他跟裘千仞學鐵掌神功,但裘千仞不喜歡他這個大哥,兩人互相看不對眼,裘千丈也放不下面子去求他。
裘千尺嫁給了朱聰,算是七俠派之人,裘千仞這兩年覺得武功大成,想找個正緊傳人,所以的確曾寫信給裘千尺商量過此事。
不過裘千尺一個開始是拒絕的,因為捨不得兒子離開自己。
但是朱聰想讓兒子跟柯鎮惡去西北,裘千尺自然更不可能答應,西北那麼遠,還不如送到鐵掌山,前途還更加光明。
鐵掌幫如今在荊襄西南一帶仍舊是第一大幫,比七俠派的影響力還要大得多。
柯鎮惡見裘千尺如此說,便不帶朱元乾,只帶了小兒子加上韓寶駒的兩個兒子,以及七八個十五六歲的內門弟子一同往青海而去。
這一行雖然有小孩,但都是有不俗的武功弟子的少年,柯鎮惡有心磨練他們,便棄馬步行,不走來路,直接北上,經洛陽,轉西入關中,花了兩個月終於抵達蘭州。
馮蘅一路上都在教兒子以及一眾弟子說蒙古話。
扎木合統一蒙古草原,但是蒙古人卻還沒有統一的官方語言,不過草原各部語言發音倒是相近。
馮蘅教的其實是哲別慣說口音,以及青海一帶的語言,以及西夏國口語。
眾弟子資質都還不錯,如今已經能夠簡單對話,尤其是柯崇風,語言天賦很高,能說會道。
要不然當初商議人選時,柯崇雲也不會第一時間想到自己的弟弟。
如今剛剛開春。
蘭州城已經解除的戒備,進出城門的商賈絡繹不絕。
原來西夏封鎖古絲綢之路,境內商賈收稅極重,中原商賈寧願繞城而走,經過海東西寧,走青唐道,也不願走古絲綢之路。
去年與蒙古大戰一場,後來又追隨博爾術在西寧大敗一場,蘭州城被張阿生的一千重甲騎兵封鎖兩個月終於支援不住。
後來兩邊達成默契,張阿生撤兵,駐紮在海東,但是蘭州城要徹底放開貿易,蘭州知府只負責民生,而商貿稅收由“哲別”派遣的稅官負責。
而實際上哲別派遣的人根本沒有在蘭州城收稅,而是引導商賈往西寧方向貿易,徹底斷了古絲綢之路的貿易。
因為蘭州城不收過路商稅,商人便漸漸多了起來,有的南方商賈乾脆就在這裡將貨物脫手,賺到了銀錢就地消費。
一時間讓蘭州城的本地商販也變得闊綽起來。
蘭州知府不收過路商賈的稅,但店鋪經營的稅卻正常收取,如此稅收不但沒少,反而又多出兩成來。
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柯鎮惡一行本來只是路過蘭州,順便查探情況,沒想到竟是如此局面,不由很是驚訝。
眾人在蘭州城住了一夜,第二日往西,抵達海東。
如今張阿生已經將麾下大半重甲步兵,以及全部重甲騎兵都屯駐在了海東,只在西寧留下兩百重步兵當作威懾。
之前西寧名義上還是西夏國土,白駝山雖然控制了稅收,但並沒有實際掌控城內外事務。
如今經過去年一場大仗,這座城市的頑固派都被蒙古鐵騎霍霍了。
柯鎮惡他們又俘虜了七八千西夏兵,全都被收繳的兵器,被勒令修繕城池。
等柯鎮惡一行再度抵達西寧時,西寧城已經被重新規劃了一遍,大的框架已經重新奠定,城內治安衛生等狀況已經煥然一新。
先前逃進山中躲避的居民已經陸續還鄉,也在柯蓉兒的手段之下,重新安定下來。
說起來,馮蘅臨走前為了防止女兒胡鬧,讓她利用自己數學物理知識改進織機。
但柯蓉兒本就不愛做女紅,哪裡能靜得下心來研究改良這些紡織手段。
哲別雖然是名義上的青海之主,但他自認是柯鎮惡的僕人,自然不會強加約束柯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