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失敗的嘗試(第2/3頁)
章節報錯
“首先,我將描述我現在的情況。”
“小女孩剛剛開啟了門,我走進了花鳥市場,眼前是花鳥市場的入口雕像。”
“我聞到了一股血腥味。”
“我——我看到了屍體。”
“大概有上百具,堆放在花鳥市場中軸線的長街上。”
“她們恐怕都在生前經歷了十分絕望的折磨。”
“這是誰的做的?只有一個可能了吧——【灰鯤】。”
“呼……冷靜。憤怒無濟於事。”
“我現在應該做的事情是,開啟【日記本】。”
“現在我將【厄運粒子】倒進了【日記本】中。”
“等等!”
“出現了異常!”
“日記本——”
……
……
錄音聲戛然而止。
葉洛微微眯起了雙眸,他陷入了思考狀態。
剛才的錄音,在喊出“日記本”三個字後就突然停止,最大的可能性是“第4天”的他再次跌入了“認知迴圈”。
那麼這就說明,【日記本】是他墜入“認知迴圈”的觸發物。
此刻,【日記本】就放在他的腿上,他卻並未墜入“認知迴圈”。
看來,單純的觸控並不會導致他墜入迴圈。
“需要我匯入【厄運粒子】,正式啟動【日記本】,開始收集靈魂和記憶。如此一來,我才會墜入迴圈之中。”
他皺起眉頭,“可是……【遊戲規則】是什麼?”
在葉洛看來,雖然【怪異】是由絕望、厄運、扭曲、瘋狂、殘忍,等等諸多負面情緒所構成。
但祂絕對不是隻會肆意殺人的怪物,而是有著嚴格執行機制的產物——遊戲產物。
在《貓鼠遊戲》中,大貓看似殺人如麻,但實際上,祂嚴格地遵循著既定的遊戲規則。
遊戲中的角色,除了葉洛以外都是“欺凌遊戲”的參與者。
遊戲中的每一個關卡以及道具,都脫胎於寶木集經歷過的欺凌事件。
規則,或者說,遊戲規則,從始至終貫穿於整個《貓鼠遊戲》。
這種特徵理應也體現在《厄詭遊戲》中,恐怕這也是《厄詭遊戲》被稱之為“遊戲”的原因。
既然是遊戲,就必然有著規則。
無論規則是困難還是簡單,是晦澀還是清晰,是多變還是單調。
總之,有規則,才是遊戲。
“那麼。如果說發動【日記本】是我觸發迴圈的條件,更深層次的【規則】是什麼呢?”
這無疑需要他再嘗試一下才會清楚。
不過,他並不準備用【日記本】做這個實驗,因為,如果他沒猜錯的話。
“前幾天的‘我’,應該早就做個這個實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