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念汗顏,“侯爺言重,普天之下,誰人不知,您武藝超卓,僅僅憑藉一己之力,就力戰羅網天字級殺手與墨家鉅子而不落下風,甚至,最終還將後者斬殺,要不是掩日跑得快,只怕依舊是要死在您的大戟之下。”

言辭之間,對嬴淵頗有尊敬之意。

素問天下武者,誰人能力戰當世兩大一流高手而不落下風?

這份戰績,如果沒有水分的話,那麼足以證明,冠軍侯的武藝,的確已經到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

然而,目前眾人裡,只有嬴淵本人知道,那一夜,他是如何僥倖獲勝的。

最後要不是遠祖突然顯身,只怕他早已身陷囹圄。

直至目前為止,丟擲自己掌握的兵權之外,他最大的依仗,就是大戟當中的‘器靈’了,那是與韓非逆鱗劍靈近乎相同的一種存在。

就是不知,惡來與逆鱗劍靈一戰,誰勝誰負。

“本侯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你手中的那柄劍,應該叫做太阿,此劍乃是一把諸侯威道之劍,出爐時天時、地利、人和三元歸一,劍未成而劍氣已存於天地之間,若非心存威道者,難以駕馭此劍。

可見你有聖王之姿,與曾參、子夏二人倒是很像。”

嬴淵語出驚人。

就連田蓁都感覺有些誇張了。

而伏念早已被震撼的合不攏嘴。

他是萬萬沒有想到,冠軍侯居然對他有這麼高的評價。

‘聖王’一詞,源於儒家學說裡的內聖外王,聖泛指修身,王泛指治理天下,這是對儒家弟子最高的一種評價,沒有之一。

而曾參與子夏,皆是孔子門徒當中,比較有能力的二人。

也都是七十二賢之一。

前者參與修撰《論語》、《大學》、《孝經》等作品。

後者教了兩個特別有名的弟子。

吳起和李悝。

嬴淵說伏念像他二人,已經是一種極高的讚揚了。

至於為何像呢?

宗聖曾子與卜子夏都是比較端敬、中正、沉穩之人。

而伏念就是這種人。

“冠軍侯,您這番話,屬實是折煞在下了。”

伏念萬不敢擔此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