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平衡(第3/3頁)
章節報錯
誰危害宗親,誰就是他的仇人。
“叔父,我們必須要早做安排,在關鍵時刻,協助大王一臂之力。
等年關之時,勞煩您召集城中所有宗親,告知他們,這幾日無論如何,都不可惹是生非,遇到相府的人,也要避而遠之。
暫時不能將我們要對付呂不韋的計劃提前告知他們,否則,極容易誤事。”
這是嬴淵此來的目的。
贏傒年輕時還有點兒積極進取的態度。
但是隨著年齡增長,為人愈發古板迂腐。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處處忍讓?避免因小失大的這種事情發生?”贏傒問道。
嬴淵回答道:“叔父高見,王上只是有了收拾呂不韋的心思,但是具體何時收拾,怎麼收拾,到現在還沒個章程,若是我們冒然進取,很容易將事情適得其反。”
他不是不信任嬴氏宗親。
而是這些年來,宗親的表現,屬實是有些差勁。
明知硬剛不過相府,還屢次與其發起爭執。
就好比上次與嫪毐鄭貨等人發起的衝突。
堂堂秦王的叔父,居然會親自下場,與那兩名相府門客相爭,可見其心胸。
但不管怎麼說,秦國的王室宗親,還是很團結的,並且,一心都是為了秦國更好。
只是不夠聰明而已。
嬴淵這一次來見贏傒,就是想要提醒他,呂不韋是要被收拾的,但是宗親的一切行動要聽指揮,不能因小失大,目前來說,該忍讓的就要忍讓,一切都要以大局為重才可。
“叔父,還有一事,今日昌平君羋啟進宮,說是要去祖母太后那裡赴家宴,就連王上都會親去,侄兒認為,這是王上要重新啟用外戚勢力的訊號,我們還是要早做打算。
最近這段期間,你觀察一下,看我宗親當中,有何可塑之才,待呂不韋倒臺之後,讓他們步入廟堂當中,協助侄兒與王上處理政務。”
嬴淵鄭重說道。
他這樣的做法是有原因的。
外戚勢力強大了,對他並沒有絲毫好處。
相反,他和外戚勢力還是有些仇怨的。
比如當年一急之下刺殺成蟜,這事雖然過去很多年了,但的確是他與外戚決裂的一個導火索。
後來成蟜死時,外戚勢力也調查出,這背後亦有嬴淵的謀算。
一筆筆加起來,那些外戚,早就恨不得將他打壓一番了。
只是,他們並沒有這個機會和實力而已。
而扼制外戚實力發展的一個最主要的辦法,就是讓宗親的實力增強。
此消彼長,乃恆古不變之理。
“這個倒不難,近些年來,族中還是出現不少青年俊傑,只是...王上真的要重新啟用外戚?難道,王上忘記了外戚干政的禍事了嗎?那日華陽宮變...”
贏傒說到這裡,看到嬴淵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
“叔父,已經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說了。而且,即使王上不去重用外戚,也會想辦法啟用外客,總之,絕對不會讓我等宗親成為第二個呂不韋。”
贏傒十分不解,“我們是宗親,嬴氏宗親!難道,王上還怕我們宗親在手握權柄後欲行不臣之事?這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