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畿答說道:“陸遜多謀,恐有狡計。”

劉備道:“朕已使侍中馬良,安撫五溪蠻夷,昨得奏報,謂已一體響應,俟他畢集,與陸遜大戰一場,看他如何敵我?”

就在這時,忽由軍吏入報道:“吳兵來攻,各屯火起。”

劉備忙說道:“快快傳語馮習、張南等將,小心迎敵。”

其實振武將軍潘璋與陸遜併力攻破馮習、張南二營,已斬護軍馮習、張南,且殺兵眾。

軍吏方出,又有一人趨入道:“馮羽、張南二營,已被吳兵毀破了。”

劉備大驚,忙披甲上馬,出營瞭望,四面八方,火光燎繞,連樹木俱被延燒,漸漸的侵及御營,並且喊聲四震,不知有多少吳兵,前來劫營。驀見將軍傅彤,踉蹌前來,報稱馮習、張南,並皆陣亡。

此時陸遜已令吳軍全面出擊,昭武將軍朱然,先督五千人與陸遜併力於宜都,繼而別攻,破蜀軍前鋒,斷其後道,蜀軍遂破走。偏將軍韓當,配合陸遜、朱然,共攻蜀軍於涿鄉,大破之。建武將軍徐盛攻取諸屯,所向有功。

綏南將軍諸葛謹、建忠郎將駱統、興業都尉周胤亦皆率部自公安、孱陵進擊猇亭。

被困的安東中郎將孫桓,見各軍已攻入蜀軍,且各軍眾甚盛,彌山盈谷,孫桓也投刀奮命,與各軍戮力,蜀軍被迫敗走,圍困自解。吳軍乘勢追擊,破蜀軍四十餘營。

蜀軍將佐見吳軍來勢兇猛,難於抵抗,請速回鑾。劉備即使傅彤斷後,自率親軍西走,令從事程畿,往諭水師,上岸援應。程畿自去,傅彤隨駕徐行。

到了馬鞍山,吳軍四面環集,進退無路,不得已上山駐紮。劉備見山下有孫桓解圍後,也佔要塞,斷其後路,不由嘆道:“吾昔初至京城,孫桓尚小兒,而今迫孤乃至此也!”

仍令傅彤據住山口,堵御吳兵。遙見火勢燎原,熊熊不絕,好容易俟至天明,望得長江一帶,屍骸重迭,隨流而下。

劉備且憤且慚道:“孤乃為陸遜豎子所折辱,豈非天數?”

又有軍弁趨至道:“吳軍放火燒山,傅將軍危急萬分,請御駕速行裁奪。”

劉備乃決意再走,領兵殺下,衝突了好幾次,仍然不能出圍,劉備自知難於馬鞍山立足。

未幾又是傍晚,吳兵各去晚餐,稍稍寬緩,傅彤夜黑率輕騎突圍,拚命殺出山口,讓過劉備,請他先行,自率殘兵,截住吳軍。

吳軍競來環擊,傅彤與吳軍力戰多時,兵眾盡死,他還是挺槍死鬥,吳兵叫他投降,傅彤呵聲道:“吳狗!大漢將軍,豈肯降汝?”說著,復格死吳兵數人,身受重創,力竭捐軀,死且不朽。

劉備倉皇西奔,後面吳兵窮追,又復大至,乃令將士脫甲塞路,驛人自擔燒鐃鎧,斷住追兵。

吳兵撥去殘甲,仍然追趕,吳將李異、劉阿等緊追其後,進屯白帝南面的南山。

蜀兵沿路潰散,只剩得騎士百餘,尚隨劉備,劉備長嘆道:“我命休了!”

道言甫畢,前面有蜀兵趨至,為首大將,乃是翊軍將軍趙雲,劉備方轉憂為喜,忙令他截住吳兵,才遏住頹勢,劉備自引百餘騎,入白帝城。

趙雲本在江州督糧,因見東南火光沖天,不知前軍勝敗,因領兵前來,虧得有此一舉,方得殺退敵兵,保回主駕,此時蜀中將士,多半傷亡。

從事程畿,奉命往招水軍,水軍已被吳兵掩擊,逃得精光。程畿乘得孤舫,溯江徐退,從吏催程畿道:“追兵將至,何不速駛?”

程畿慨然道:“君辱臣死,我豈可畏死偷生?”既而吳兵果到,圍住程畿船,程畿拔劍自刎。

尚有蠻王沙摩阿,挈眾從蜀,侍中馬良所督五溪蠻眾與吳軍步騭大戰,為步騭所敗,馬良、沙摩阿亦至戰死。

餘如蜀將杜路、劉寧等,窮途末路,只得投了東吳。

鎮北將軍黃權,駐軍在江北,道路隔絕,不及援劉備,卻被陸遜隔斷圍困,成了孤軍,不得西還,只得投了曹魏。

至此,劉備只好收殘兵還巫,蜀吳相拒於巫,自巫而東,荊州全境,劉備不復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