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法正才到,始知劉備系詐言東歸,當即入賀。

劉備留住法正,探聽成都訊息,得悉張松被誅,關隘不通。益州從事鄭度,向劉璋獻計,教他堅壁清野,固壘勿戰,免不得心下擔憂。

因即劉備轉問法正,法正慰解道:“劉璋無謀,終不能用此計,請將軍放心。”

果然璋不從鄭度言,但遣部將劉璝、冷苞、張任、鄧賢等,引兵拒劉備,累戰皆敗,退保綿竹。

劉備置酒大會,宴集將士,飲至半酣,顧語龐統道:“今日宴會,不可謂不樂了!”

龐統直答道:“伐人家國,反以為樂,仁主用心,不宜如此。”

劉備已酒意醺醺,聽得統言,很覺逆耳,便作色道:“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難道不算為仁主麼?卿言殊不合理,可速退去!”

龐統大笑而出,劉備亦因醉入寢,一睡竟夕。

翌旦方起,劉備自覺前言未忘,深加後悔,遂延龐統入廳,向他謝過。龐統卻不答謝,談笑自若。

劉備復說道:“昨日言論,我為最失。”

龐統方答道:“君臣俱失,何必追憶?”劉備乃開顏大笑,歡敘如恆。

既而劉璋復遣吳懿、李嚴、費觀諸將,出御劉備軍,先後敗挫,反皆降劉備,劉備軍益強。分遣諸將略定蜀地。冷苞、鄧賢戰死,張任、劉璝,退至雒城。

劉璋子劉循奉了父命,至雒助守。張任素有膽力,屢出衝圍,雖屢被擊退,氣不少衰。

劉備與龐統商定計策,誘張任出城,引過雁橋,把橋拆斷,前後夾攻,害得張任進退無路,為劉備所擒。

劉備勸張任投降,張任抗聲道:“忠臣豈肯復事二主?速死為幸。”

劉備始令推出斬首,收屍禮葬。且命諸軍四面築壘,併力圍城。

劉循、劉璝,不敢再出,但從嚴防守,積久未懈,城中所需糧食,又由劉璋源源接濟,故相持逾年,尚得守住。

劉備正在焦急,忽接到葭萌關來書,乃是守將霍峻,報稱張魯誘降,已經叱退。現由劉璋將扶禁、向存等來攻,正由霍峻設法抵禦等語。

原來劉備自葭萌關還襲益州,留中郎將霍峻守關,部兵不過千人,張魯遣將楊帛招霍峻,霍峻怒叱道:“我頭可得,城不可得!”楊帛乃退出。

嗣由劉璋遣兵萬餘人,從閬水上攻,統將就是扶禁、向存,虧得霍峻戰守有方,尚得以少制眾。

惟劉備得了此信,越覺加憂,既不便分兵援霍峻,又恐巴東有警,截斷後路。不得已致書荊州,請諸葛亮派兵相助。獨龐統急欲邀功,親出督軍,猛攻雒城,城上矢如雨下,竟將龐統射中要害,回營畢命。

劉備失去龐統,如斷右臂,飛使邀請諸葛軍師,入蜀參謀。諸葛亮已遣張飛西行,至此聞龐統又歿,不得不親身入蜀。乃將荊州全權盡委關羽,自率趙雲等,泝江西進。

時張飛已至巴郡,為太守嚴顏所遏,不得前往。張飛用誘敵計,擒住嚴顏,瞋目呵叱道:“大軍到此,汝何故不降,反敢拒戰?”

嚴顏亦抗語道:“汝等不道,侵犯我州,我州只有斷頭將軍,沒有降將軍!”

張飛聞言愈怒,顧令左右道:“快把這老匹夫,砍下頭來!”

嚴顏神色不變,向張飛笑語道:“要砍便砍,盛怒何為?”

說得張飛也為心軟,竟下座釋嚴顏,延諸上座,優禮相待。

嚴顏感張飛厚遇,乃許投誠。

張飛遂令嚴顏為前導,暢行無阻,直抵雒城,與劉備會師。

諸葛亮亦令趙雲先驅,從外水經過江陽犍為,所至皆降,也得至雒城相會。

雒城固守年餘,已經力乏,怎禁得劉備軍大至?不由的慌亂起來。

劉循開城夜遁,劉璝為亂軍所殺,雒城遂為劉備有了。劉備正思進攻成都,有人報知張魯援蜀,特遣驍將馬超,領兵西來。

馬超素有勇名,為劉備所知,當即與商諸葛亮,諸葛亮笑答道:“將軍勿憂,但遣一辯士往說,便可招降。”乃留意簡選,得了一個建寧人李恢,前為郡中督郵,方來投劉備,雅善口才,遂遣令前往。

正所謂:孔明規劃三天下,劉備入蜀始形成。

前度孫權欲取蜀,受備阻止卻自取。

評:馬超少年好武,不顧其父家質於曹操,竟聯韓遂兵攻曹境,以致馬騰全家下獄。曹操率兵攻打馬超、韓遂聯軍,用離間之術,使馬超、韓遂不能合,破馬超,關中平。劉備入蜀,開創了蜀漢基業,三分天下劉備據有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