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曹休想起大謀士蔣濟和名將滿寵曾提醒過他孫吳有詐,但他沒從,後悔已遲。現在只是向前不成,後撤又無退路,已處絕境。曹休僥倖突出,只得欲從夾石還歸。

孫權急遣兵追擊,欲速據夾石,但為時已晚,魏將賈逵已到夾石,據守險要。此時,孫權甚是後悔,不從朱桓之計。

原來賈逵行軍中,覺察到孫權實無東關之備,必是並軍於皖城。曹休深入與吳軍戰,吳軍勢盛,曹休必敗。於是他決計不去濡須,部署諸將,水陸並進,兼道行至二百里後,得知曹休!戰敗,並被孫權遣兵已斷了後路,曹休實際上已被圍困。

一時間,賈逵所率諸將眾說紛紜,不知所措,有些將眾道等待後軍,再作行動。但賈逵憤然道:“曹將軍兵敗於外,路絕於內,進不能戰,退不得還,安危之機,不可終日。吳軍已無後繼,故至於此。如今吾軍疾進,出其不意,此所謂先人以奪其心也,吳軍見吾兵必走。若待後軍,曹將軍再被破敗,且吳軍已無兇危,兵雖多何益?”

眾將聽從賈逵所言,於是日夜兼程,且賈逵裝成魏大軍,多設旗鼓為疑兵,賈逵速來到夾石,並據其險要。

孫權見魏軍旗鼓振振,真以為魏大軍已來,只得作罷,因而主動撤離,曹休之困得解。

賈逵據夾石,以兵糧給曹休,曹休這才得以倖免全軍滅頂之災。

司馬懿也在中道折還,接應曹休,曹休這才完全脫險,退回揚州。

曹休因所有軍士糧械喪失垂盡,羞敗如此,鬱悶不止,慚憤成疾,疽發背上,一病不起,一命烏呼。

既而代替曹休,繼為魏將滿寵。滿寵老成持重,控御有方,遂成重鎮。

諸葛亮聞吳人敗魏,復欲乘隙再度北伐,正要調動軍馬,不料鎮軍將軍趙雲病亡。諸葛亮大為慟惜,後主劉禪亦甚悲悼,兩次救護,安得不悲?追諡趙雲為順平侯,令雲長子趙統襲封。群臣謂失一大將,不宜興師,獨諸葛亮銳意北伐,未肯中止。

諸葛亮乃更上表奏,這道表文,蜀人稱為“後出師表”,後主劉禪惟諸葛亮是從,隨即批准。

諸葛亮復引兵數萬,道出散關,進圍陳倉。

魏大將軍曹真,使將軍郝昭,守陳倉城。昭字伯道,太原人氏,知兵善戰,智勇兼全。郝昭智慧敵蜀,勇足保城。郝昭既至陳倉,當即繕城修郭,籌足守具,到諸葛亮兵攻城,已是堅固。

諸葛亮累攻不下,特遣郝昭鄉人靳詳,詣城下招降,郝昭在城樓上應聲道:“魏家科法,君所深知,我已為魏臣,誓死毋惑,請君不必多言。但教回報諸葛,能攻即攻,不能攻即退。”

靳詳知不可動,便還營告諸葛亮。

諸葛亮再遣靳詳至城下,與語順逆利害,毋貽後悔,郝昭奮然道:“前言已定,何勞再說!我與君原是相識,恐箭頭無眼,不能識君呢。”

說至此,即拈弓搭箭,欲射靳詳。靳詳慌忙退回,諸葛亮也覺動怒,麾兵猛攻。

城上矢石如雨,無隙可乘,諸葛亮特製雲梯數十具,四面攀登。郝昭用炙箭注射,梯被燒斷,兵皆墜死。諸葛亮再用火衝車攻城,郝昭又用繩索穿石,猛力擲下,衝車皆折。諸葛亮更遣人運土填塹,暗掘地道入城,郝昭內築重濠,橫截地穴,使蜀兵無從鑽入。好容易已越兼旬,城完如故。曹真遣將軍費耀援郝昭,魏主曹叡亦使張郃馳救。

諸葛亮正慮軍食不繼,又聞魏兵大至,乃撤圍引歸,但授魏延密計,使他領兵斷後。

魏延徐徐退回,忽後面揚起飛塵,喊聲逼緊,料有魏兵追來,魏延令部兵張旗先行,自率銳騎數十,伏林箐中,靜候魏將。

魏將乃是王雙,望見前面旗幟,揮兵急追。魏延待他驟馬跑過,卻握刀突出,大喝一聲,不俟王雙回頭,便從他背後劈去,連肩帶頭,砍落馬下。魏兵見主將斃命,當然駭散。魏延得驅殺一陣,梟得許多首級,然後返入漢中,向諸葛亮繳令。

諸葛亮休養月餘,又是冬盡春來,乃再遣部將陳式,出攻武都、陰平二郡。

魏雍州刺史郭淮,引兵馳援,與陳式相持數日。諸葛亮用奇兵助式,擊退郭淮,遂得攻下二郡城池,留將把守,自回漢中。

後主劉禪聞報,復拜亮為丞相,諸葛亮尚固辭,經詔使費禕相勸,然後受命。

嗣聞吳主稱帝,遣使至蜀,擬與蜀平分中原。蜀臣聚訟紛紜,皆認為天無二日,地無二王,多主張絕交。

諸葛亮聞知,仍擬和吳,入都覲見後主劉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