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聞報,立集合水軍迎戰。孫權領徵虜將軍程普,別部司馬黃蓋、韓當、周秦、呂蒙等開赴前線,並督同周瑜、徐盛等,水陸並進,向黃祖發起了大舉進攻。

孫權傳令各軍:“後退者誅!前進者賞!殺死或生擒黃祖者重賞!”大鼓擂進,五佰戰船,二萬勇士齊聲殺向黃祖。

黃祖戰船隻有三佰,兵將數也不敵孫權,他雖久經沙場,但一看孫權這攻勢,也是心驚膽怯。

長江之上,飛箭如雨,殺聲震天,幾戰下來,黃祖軍已處於劣勢。

部將凌操徑率敢死隊隱於倉內,舟船突進,奮勇向前,直取黃祖帥船。

黃祖船見勢不妙,欲掉頭逃,誰知凌操一聲大喝,隱於倉內兵將齊出,衝上敵船,凌操一刀砍斷旗繩,帥旗落入水中。

黃祖軍見主帥船落入孫權軍中,全線大亂。

凌操在黃祖帥船上沒見黃祖,便四處尋找,但仍沒結果,問一受傷敵將,方知黃祖在混戰中,已乘一小舟遁逃。

凌操掃視江面,果發現一小舟正載一白鬚老將北遁。凌操速率二部將輕舟突進,緊追不放,二船越來越近,眼看黃祖就要被擒,然而從北岸飛駛出一隻戰船,船頭一年青將軍搭弓射箭,凌操“啊”的一聲被箭射中,往後倒斃,其他二部將也被射死。

這青年將軍便是黃祖部將甘寧。凌操之子淩統得知,拼死廝殺,欲將父屍奪回,但只見得江中大浪忽起,小舟打翻,父屍與其他二屍全沉入江底,淩統哭叫道:“爹!爹……”

孫權見驍將凌操戰死,大怒之下,令周瑜等人全線攻入,勢如破竹,黃祖最終徹底戰敗,很快就將拿下江夏、章陵。

孫權軍來到了黃祖的老巢沙羨城下,正準備攻打之時,後方卻傳來山越內亂之息,孫權弟孫翊被殺,孫權聞報,不得不被迫撤回,無功而返。

孫翊被殺,說來話長,當初丹陽太守吳景去世後,孫權以弟孫翊,出任丹陽太守。自孫權統事,孫翊也聽到,張昭等人曾向孫策薦他統事江東,後為孫權所得,不由心中怏怏。

而孫翊總好酒漁色,未洽眾心。他用曾匿於山中盛憲的親臣媯覽、戴員,且分為督將、郡丞。媯覽和戴員曾由盛憲舉為孝廉,盛憲被殺,一直尋求為盛憲報仇。

孫翊行事魯莽,一有不快,就責斥媯覽、戴員,這就激發二人心中的怒火,他們見孫翊多次鞭達部將邊鴻,就暗中聯絡邊鴻,密與邊鴻結為心腹,有害孫翊之意。

可巧孫權為父報仇,出攻黃祖,媯覽、戴員兩人趁勢發作,囑使邊鴻行刺。

適丹陽屬縣令長,詣郡大會,妻徐氏為孫翊卜了一卦,爻象大凶,勸孫翊不宜會客,孫翊不聽妻言,仍舊大宴賓客。

平時孫翊刀不離身,而這次喝酒並沒帶刀。宴畢,孫翊空手送客至門,被邊鴻在後刺死,邊鴻畏罪潛逃至山中。

孫翊死訊傳至徐氏,徐氏撫屍大慟,並飭將佐等速拿兇手。媯覽、戴員,便將邊鴻拿住,不待問訊,當即處斬,殺人滅口。

孫權族兄、威寇中郎將、廬江太守孫河(本姓俞,孫策賜孫姓)聽到孫翊被殺,馳赴宛陵,責怒媯覽、戴員二人。媯覽、戴員二人則一不做二不休,就將孫河殺了。並派人去迎揚州刺史劉馥,以丹陽歸附為條件,請他趨至一江之隔的歷陽,隨時聲援。

媯覽貪心不足,遂入居軍府中,因孫翊妻徐氏姿色可人,思佔為己有,徐氏佯為許諾,但言須俟至晦日,設祭除服,方可成婚。徐氏暗中卻召入孫翊舊將孫高、傅嬰,授與密計,一起除媯覽、戴員二人。

到了晦日,設祭堂上,祭祀亡夫,後脫去喪服,薰香沐浴,濃裝豔裹,好象另做新人模樣,且派侍婢出室邀媯覽。

媯覽喜如所望,也即盛服進去,徐氏從容迎入,待媯覽坐定,一聲暗號,突出孫高、傅嬰兩將,雙刃並舉,剁落媯覽首。

此後徐氏偽傳媯覽命,邀戴員入宴,也即處死。徐氏再著喪服,持得兩賊首級,往祭孫翊墓,她既是智婦,也為烈婦。

孫權西進期間,山越知其內薄弱,各處又復叛亂。孫權聞息退回,進駐豫章(江西南昌)休整之時,就指使周瑜等人攻克平定了江西鄱陽、樂安、水修等地的山越之亂,隨後遣將攻山越豪宗。進而周瑜、董襲等也受命進犯至劉表邊緣,掃清附近山賊。

在這同時,孫權使呂範平鄱陽(江西波陽)山越之亂,程普討樂安(江西樂平)山越,太史慈領海昬(江西永修)長,既而,委以南方之事,專司山越。太史慈以前抗拒劉表的侄子劉磐進犯之事,便由程普代任。韓當、周泰、呂蒙分別為樂安、宜春、廣德長,討伐山越,均取大捷。

平定山越後,孫權回至丹陽,見媯覽、戴員二賊已經授首,索性盡誅逆黨,擢孫高、傅嬰兩人為牙門將,令從兄孫瑜為丹陽太守,駐守丹陽。接歸徐氏,及孤兒孫松,厚加撫養,保全節孝。

事後,孫權率軍返歸吳郡,路至京城,已是深夜。孫河死後,其子孫韶,年十七,招收他爹的舊部,正據守京城。

為試孫韶之能耐和膽量,孫權下令佯攻。一霎時戰鼓雷動,齊聲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