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呂布反覆終送命 劉備遭攻投曹操(第1/3頁)
章節報錯
卻說那紀靈回報袁術,呈上呂布書,袁術閱書大怒,擬親自攻呂布。還是紀靈力為諫阻,謂呂布只可計取,不可力敵。
然而此時,袁術見到孫策在江東的發展,不由的暗暗吃驚,沒想到孫策竟憑千人,來到江東,不但沒被劉繇、王郎等吃掉,反而平定了江東。又聞孫策不復他命,更為大憤,便欲興兵攻孫策。部將紀靈、橋蕤等入帳勸阻,謂宜先取徐州,後伐江東。且與呂布聯成姻好,令他除去劉備,方可圖呂布。袁術方才忍耐,派使人往說呂布,提及婚議,且謂劉備在小沛城,招軍買馬,如何不防?
呂布著人探聽,果聞劉備集兵萬餘人,呂布遂率兵往圍小沛。
劉備自知難敵,索性帶領家小,與關羽、張飛等人,殺出重圍,竟奔許都,投依曹操。
呂布見劉備棄城逃走,從而輕之,也沒留將居守沛城。
曹操方禮賢下士,籠絡人心。一聞劉備來奔,便即迎入,待若上賓。
劉備具述呂布逼迫情形,曹操慰語道:“呂布本無信義,徒恃勇力。將來當助君擒呂布,盡請紓憂。”劉備起座稱謝。
曹操復置酒宴劉備,至晚方罷,送劉備出居客館。
程昱進言道:“劉備亦一當世英雄,志不在小,今不早圖,必為後患。”曹操默然不答。
待程昱退出,適值郭嘉入見,曹操即與述程昱言。郭嘉介面道:“程昱所見未嘗不是,但明公提劍起義,為百姓除暴,推誠仗信,招羅豪健,猶恐未逮。今劉備有英名,窮蹙來歸,若遽行加害,是使智士各啟危疑,別圖擇主,試問公將與何人共定天下呢?”
曹操喜答道:“卿言正合我心。”
翌日即舉劉備為豫州牧,撥兵數千人助備,令至沛城就任,東擊呂布。
劉備即日辭行,挈眷引兵,出赴沛城。
曹操意欲親出接應,與劉備共滅呂布,忽由南陽傳來軍報,乃是張濟南攻穰城,中箭身死。從子張繡代領遺眾,屯兵宛城,用賈詡為謀士,連結劉表,意圖犯闕。
曹操顧不上劉備與呂布戰,只得親率兵迎戰張繡。
張繡聞曹操督軍自至,頗有懼色,即與賈詡商議。賈詡亦謂曹操兵方強,挾主令眾,未易抵敵,不如遣使求和。
張繡乃令賈詡至曹操營通款,曹操允從和議。賈詡還報張繡,張繡即親至曹操營,當面投誠,曹操自無異言,溫語遣歸。
曹操得到張繡相投,也無戰事。一日曹操挈著長子曹昂,與從子安民,出營遊覽,遙見一輕車徐徐過來,中坐淡妝婦人,縞衣素袂,飄飄若仙,秀色可餐。
曹操生平本來好色,弱冠前已娶妻丁氏,納妾劉氏。嗣見娼家女卞氏有姿,復購作媵姬,大加寵愛,攜入洛都。
董卓為亂,曹操避難東行,不及挈回卞氏,洛陽中訛傳曹操已死,或勸卞氏另圖歡,卞氏不從,誓以死殉。亂事少定,卞氏得出都歸曹操,曹操敬愛有加。
少頃間車行已過,曹操猶用目注送,看她入城自去,才回營中,心下未肯舍割,密使從子安民,探聽該婦下落。
原來是張繡叔母,張濟繼妻鄒氏,曹操喟然嘆惜,擬作罷論。偏安民逢迎曹操意,謂張濟死已久,寡婦何妨取來,諒張繡亦無可如何。
待至日光垂暮,令安民帶著數十騎士,往取該婦。引入後帳,居然就軍營中,作了洞房。
張繡既降曹操,聞得曹操奸佔叔母,不由的怒氣上衝,便與賈詡密議,謀襲曹操營。
鄒氏自覺情虛,只恐為張繡所聞,前來干涉,因此喜中帶憂,勸曹操加防。
曹操亦隱有戒心,探得張繡麾下健士,首推胡車兒,特使左右暗地結交,饋贈巨金,叫他乘間刺張繡。不意車兒受金以後,反向張繡報知。
張繡迫不及待,就在夜間號召將士,往攻曹操營。結果曹操大將典韋戰死,曹操慌忙逃出營帳。長子曹昂,與從子曹安民,也飛馬趕上,保護曹操。途中,曹安民中箭先亡,曹操躍馬渡河。曹操渡過清水,方由諸將聞風馳至,護曹操還都。
軍馳回許都,曹操再擬整頓兵馬,攻繡復仇。忽聞袁術在壽春僭號,置六宮,設百官,祠南北郊,自稱仲氏。曹操不禁微哂道:“此子也配做皇帝麼?”
道言未絕,又由軍吏呈上一書,當即啟視。署名系是大將軍冀州牧袁紹,語多傲慢。頓時觸動曹操怒,把書藏下,默不一言。
洽荀彧至,曹操便出袁紹書示荀彧,荀彧閱畢,便與曹操語,袁紹有十敗,曹操有十勝,曹操聞言喜。
郭嘉又言:“徐州呂布實心腹大患,現乘袁紹與公孫瓚相持,東取呂布。否則我欲攻袁紹,呂布必襲吾。”
荀彧又獻計派侍中鍾繇連和關中將帥馬騰、韓遂,託付西事,定能弭兵,使可免西顧憂。曹操從之,當令鍾繇持節出督關中,馬騰、韓遂俱遣子入侍,誓無貳心。曹操得安心東略,擬出兵先攻呂布。
卻說呂布先是答應袁術連姻,後又經陳珪勸阻反悔,追回嫁女。曹操怕呂布與袁術結親,特使奉車都尉王則,齎奉詔書,往拜呂布為左將軍,且令他與孫策、陳瑀共伐袁術,呂布欣然拜受,且扣袁術史韓胤討好曹操,致被處斬。袁術怒而攻呂布,但袁術軍敗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