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利口樊能聞橫江被攻,就出兵相助,不料,受到周瑜的伏擊。隨後,周瑜使出故意拖住樊能招術,使得樊能去援不能,回利口又不行,只得與周瑜對峙,一時間二軍相持不下。

孫策與吳景、孫賁南敗張英後,在橫江勝利會師後,速從小道,繞過周瑜與樊能交戰區,直插利口。利口正如他們所料,守兵很少,當即輕舉拿下。

樊能得知利口和橫江皆已失守,無心戀戰,欲退向牛渚營,再作計較。但正好遇上孫策、吳景、孫賁軍,鬥頭就打,殺得樊能差點無路可逃,也乘隙帶著殘兵逃往牛渚營。

孫策、吳景、孫賁、周瑜會合後,長江以北基本皆平。

孫策道:“借張英、樊能新敗,立足末穩,吾軍士氣正旺,殺向牛渚營!如何?”

吳景、孫賁、周瑜皆道:“善!”

隨即吳景、孫賁等人徵調船隻,當天橫渡長江,向劉繇的牛渚屯營進發。

張英、樊能逃到牛渚屯營後,早已被新來的孫策軍,嚇破了膽,他們剛落牛渚屯營,還沒及在長江沿線佈防,就見孫策等人率軍前來,勉強抵抗了一下,就被孫策打得東逃四散。孫策軍趁隙攻入牛渚屯營,盡得邸閣糧谷和戰具,孫策指著邸閣糧谷和戰具笑道:“沒料到此次初戰,就有如此順利,汝等看,這牛渚營,劉繇還給我們準備好了軍糧和戰具呢?”

吳景笑道:“看樣子再戰軍糧不愁了,戰具倒是可給軍裝備一下。”

孫策點頭預設。

孫策渡江之戰,全得牛渚屯營,頓時軍勢大振,一鳴驚人。

於是孫策在軍中設宴慶功,犒賞將士。此時呂範也來到軍中,他與孫策閒談中道:“據說江東百姓聽聞孫將軍要來到,都紛紛逃竄……”

孫策在驚道:“為何?”

呂範道:“是百姓聞孫將軍軍中有劫掠百姓、濫殺無辜和姦害民女之人……”

孫策馬上明白了呂範之意,呂範是使他嚴立軍紀後渡江,這才能在江東贏得百姓,站住腳跟。於是他立刻下令約法三章,嚴申軍紀。這為孫策以後在江東征戰戰,奠定了一個保證基礎。

時下,彭城相薛禮,下邳相笮融,聞孫策軍勢,俱走依劉繇,推劉繇為盟主。

劉繇也毫不推辭,當即令薛禮據守秣陵城,笮融屯秣陵縣南,互為倚角,阻擊孫策軍。

孫策軍向東推進,當即相遇的就是秣陵縣南的笮融,笮融見孫策領兵攻來,就出營迎戰,幾經對殺,笮融大敗,傷亡達五百餘人,奔入營中!

笮融道:“這孫策確實厲害,現在只有堅營固守,不復出戰了。”

孫策見笮融縮在營中,不敢再出交戰,營中易守難攻,如攻破敵營,有些難處,便不復相攻,使移兵進攻秣陵。

秣陵城裡張英、陳橫受命領兵出城迎戰。

孫策見到張英道:“張英,汝命還真硬,汝領兵曾與吾軍二次交鋒,都被汝逃脫,汝現又遁進了秣陵城。手下敗將,還不快快投降,可饒你不死!”

張英道:“二次與汝軍交戰,均中汝詭計,汝至秣陵城下,快來受死!”

張英說罷,就拍馬向前,陳橫也率軍殺出。但忽見伏兵四起,張英又知中計,想退回城中,但已不及。剎那間,孫策軍將張英、陳橫軍團團圍住。

薛禮在城牆上見張英、陳橫被圍,即率城中守軍出城相助助解圍。那知薛禮剛一開啟城門,正要出戰,孫策軍就向潮水一樣攻入城中。經過一番廝殺,張英被陳武刺死,陳橫被蔣欽一箭射死,薛禮也死於亂軍之中。

陳武字子烈,廬江郡松滋縣人,孫策部下的猛將。蔣欽字公奕,聞孫策渡江作戰,也舉眾前來相投。

孫策攻入秣陵城後,安撫居民,嚴禁兵侵掠,秣陵百姓見孫策軍不犯他們秋毫,這才得已安心,因此,秣陵城井然有序,正常如一。

忽有探馬入報,那樊能、於麋等複合餘眾,襲奪牛渚屯,欲斷孫策歸路。孫策大驚,奮然起座,留部分人馬守衛秣陵,當即督兵回攻。

樊能、於麇見孫策督兵攻來,紛紛出屯迎戰。孫策怒道:“樊能,汝趁吾軍進討秣陵,背後插刀,今日非擒汝不可!”

樊能道:“背後插刀之計,是拜汝所賜,汝佔利口難道不是背後插刀麼?”

孫策見樊能嘴硬,不再多說,將手一揮,孫策軍齊攻入樊能、於麇軍中。

樊能、於麇見孫策軍來勢兇猛,激烈抵抗,但還是沒頂住孫策軍的衝擊。拼殺一陣,結果孫策大破樊能、於麋,擒獲男女萬餘人。樊能、於麋等帶著少數殘兵敗遁去,牛渚屯又回到了孫策的懷抱。

此次樊能、於麋雖逃,但徹底打跨了樊能、於麋的有生力量,使得他們在此處不復再有能力相攻。

卻說那笮融見孫策率大軍離開秣陵,回救牛渚屯,就傾巢出動,向攻秣陵,欲重新奪回秣陵。

正當笮融圍攻秣陵之時,忽一兵從秣陵縣南急匆忙跑來報道:“將軍,孫策大破樊能、於麋已迴歸!正向秣陵這邊馳來。”

笮融不由的大叫一聲:“啊!”笮融怎麼也沒料到,孫策如此之快破了樊能、於麋。如此時再攻城秣陵,待孫策軍一至,城中守軍再出城,前後夾攻,那他們能抗住麼?再說先前他也吃過孫策的苦頭,於是急聲令道:“快撤!快撤回營!”

秣陵守軍正當守城吃緊之時,見笮融突然撤軍,也深感奇怪。正在猶豫之時,就見孫策率大軍至秣陵城下,城上守軍歡呼雀躍,他們的堅守,終於等到了孫策大軍的迴歸。

孫策率軍前來,見笮融早已撤回營寨,卻認為笮融能借機強攻秣陵,秣陵雖沒被攻破,但笮融不除,此地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