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堅敗董卓入洛陽 紹襲魯陽進一方(第1/3頁)
章節報錯
卻說孫堅逼殺劉叡,率軍數萬自荊州至南陽,南陽太守張諮聞孫堅軍至,晏然自若。孫堅以禮後兵,用牛酒禮敬張諮,意欲讓張諮主動給予軍糧。
張諮不知孫堅此舉,仍是為了軍糧,他見孫堅以牛酒款待,大為高興,就回應道,明日即到孫堅營中,以敘歡樂。
次日,張諮就帶南陽主簿等幾人果然來到孫堅軍中。孫堅早已備好酒席,與張諮同坐,互敬酒歡,孫堅終沒提軍糧之事。數杯之後,張諮逐有醉意,孫堅也故意道,酒已過量,已醉,吾要到自營帳中休息。
孫堅與張諮把酒對歡之時,長沙主簿也坐其旁,終不見提及軍糧事,甚急。又視孫堅佯裝酒意,已去自營中,便進入道:“先前軍移至南陽,而道路不治,軍資不具,請收南陽的主簿,推問意故。”
孫堅答道:“我早有此意。”
於是長沙主簿就將南陽主簿收縛起來,問道路不治,軍資不輸,是否有意阻軍?南陽主簿矢口否認。
張諮獲息後,大懼欲去。但孫堅兵已陳列四周,張諮不得出。長沙主簿向張諮道出收縛南陽主簿之因,且要求輸入軍糧,而張諮不但不予,還借酒醉怒斥之,長沙主薄見張諮不認好歹,也將他縛住。
長沙主薄復入白孫堅道:“南陽太守有意阻軍,不肯輸糧,使董賊不能及時征討,請將張諮收案出斬,按軍法從事。”
孫堅答道:“善。”便牽張諮于軍門斬之。
南陽主簿見張諮被斬,恐及自己性命,就道:“若使吾等不死,當引軍入城。”
孫堅從之,當即由留南陽主簿等人引軍入城,聞知張諮被殺,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且說各路軍首不能儕心西向,討伐董卓,終由糧盡兵疲,各自解散。由此,袁術南向,來到南陽,因袁術有顯赫家世,且曾表薦孫堅假行中郎將,孫堅與袁術友好,當然迎之。孫堅取得城內軍糧,主動讓南陽予袁術,率軍轉赴魯陽城。
孫堅入魯陽城後,思到長久外戰,應有穩定的後繼糧草。因此,孫堅欲派長史公仇稱回長沙督糧草。
此日,孫堅在魯陽城東設宴,為仇稱餞行。不料,董卓軍萬人突來,數十輕騎先至。孫堅正與眾人行酒談笑,猛見董卓軍,眾人無不大驚。孫堅也然,但見他卻不露聲色,端坐不動,表出沉著冷靜,從容令曲部整頓行陳,不得妄動。
兵將見孫堅如此定然,深受鼓舞,沒有驚慌,按孫堅令,編排整行,直至部將漸漸收攏,孫堅才慢慢罷坐。
此時敵軍漸增,孫堅也沒為之所動,而是帶眾有條不紊地進城。
入城後,佐將問孫堅道:“將軍見敵來不驚?速起應對?”
孫堅笑道:“當時之所不即起,遇敵不驚,就恐我兵驚慌,相互蹈藉,亂於敵前,諸君也不知所措,如與敵戰,也不能得手耳。”
眾將士聽後,無不佩服孫堅大將風度。
董卓兵突如其來,見到孫堅軍並沒驚亂,而是軍紀嚴明,沉著應對,數十輕騎不敢冒然行動,只得等大隊人馬來到,再作定奪。
然大隊人馬至時,孫堅軍已皆入城中。董卓部將本想出其不意,突擊孫堅,但見孫堅軍已入城固守,做好備戰,疑慮再三,不敢攻城,只得退歸罷了。
再說王叡死後,孫堅西行,不久朝廷就下詔劉表繼任荊州刺史,讓劉表來南陽就職。
劉表字景升,籍隸高平,少有才名,列入八俊,靈帝末年,曾為北軍中侯。此因袁術已居南陽,劉表只得上表袁術為南陽太守。
劉表在蒯越等人的幫助下,平定了江表,通使袁紹,願合兵討董卓,自出屯襄陽,作為後應。
然劉表始終按兵不發,並沒討賊之行,惟與袁紹仍使命不絕,袁紹與袁術因曾立劉虞之事都有齬齟,袁紹對袁術深有疑慮,故託劉表以防弟袁術之變。
袁術至魯陽城,與孫堅相見,並向孫堅示好,上表孫堅行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孫堅當然高興,且與袁術約定,自往衝鋒,由袁術輸糧濟兵,當下引兵急進,所向無敵。
董卓聽得部曲前時去魯陽,探得孫堅軍紀律嚴明,不可小覷。現又聞孫堅率軍移駐梁縣以東,準備輾轉攻打洛陽,急忙調中郎將徐榮,截擊孫堅軍。
徐榮素有勇略,先引輕騎兵馳抵梁縣,令大隊人馬從後繼進。
孫堅方屯兵梁縣東,探得徐榮兵不多,未以為然。
誰知到了夜間,營外火起,竟有敵兵前來劫營。
孫堅也沒防,一聞有變,即披掛上馬,引眾出戰,到了營外,從火光中望得,四面八方統是敵軍旗號,不禁暗暗生驚,自思營壘已陷入圍中,萬難保守,不如令部兵各自為戰,殺出重圍,再作計較。於是下令軍中,分隊衝殺,孫堅也自當一隊,率領親兵,拚命殺出。
待孫堅殺出重圍,只有親將祖茂以及殘騎數十人跟隨,而那敵兵尚在窮追不捨。
孫堅率兵打仗,有頭戴赤幘嗜好,這一特別,早已人人皆知。祖茂此時,就勸孫堅脫下赤幘,與自己盔帽掉換,以惑敵人,讓孫堅先走,自己斷後。
孫堅道:“不可,怎能讓汝為我抵擋。”
祖茂道:“事已急也,天下可無茂,但不可無將軍。難不成我假冒將軍,將軍不樂呼?”
孫堅聽後,這才從之,脫下赤幘,換上祖茂頭盔,並道:“定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