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謹言翻開說文解字。

“子!”

“其本義為嬰兒,後引申指兒女,又泛指直系血統的下一代男性。”

“其亦是十二地支的第一位、樹木結的果實等,皆可稱子。”

但很顯然,顧謹言暫時想知道的,不是這個。

於是他只能繼續往下查。

很快,他便又得到了新的知識。

“子,古代對成年男子的尊稱,在戰國末期時期,只有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成年男子才可以稱為子。”

“而到後來,子又演變成對學派中創始人或者有傑出成就者的尊稱,對特別有學問、人品亦令人尊敬計程車人的尊稱,所以有夫子,有君子。”

“可正式的子,不是誰都能叫的,唯有集某家學問之大成,或者直接開闢某一家流派的宗師,才可稱子!”

所以,顧謹言終於弄懂了,何為子。

子,就是在某項學問上,達到極致,擁有極大成就,被世人所承認的人,才能稱“子”。

或者,乾脆就是開闢某一學問的先驅,可稱“子”。

如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等,都是如此。

於是,知道了“子”的含義,顧謹言提起毛筆,輕輕在白紙上一揮,一個“子”字便形成了。

在寫這個“子”字的時候,他加入了自己的領悟,全神貫注,一絲不苟,於是,自己的精氣神便注入筆端,並隨著毛筆的動作,灌注入這個“子”上。

瞬間,白紙之上,升騰起絲絲縷縷的乳白色文氣。

而這個“子”字,也瞬間變得不同,看起來,就像直立站起,微抱雙手,恭敬謙遜,一幅大學問家的模樣。

從此,顧謹言寫的這個子字,便有了它與眾不同的靈魂。

不止顧謹言,這一刻,滿室都是翻書聲,思考狀的學子。

也有人很快掌握了“子”的真意,開始練習。

於是,磨墨聲,毛筆在白紙上“沙沙”書寫的聲音,連成了一曲溫柔的歌。

一個個蘊含道理的“子”字,在白紙上浮現。

當室內蘊含道理的字變多了,忽然,顧謹言吸了吸鼻子。

“嗯,似乎有點香?”

“哪裡傳來的?”

他聳了聳鼻子,仔細到處嗅了嗅,忽然發現,這是這些所有在認真研讀文字,書寫文字的學子身上,一起散發出來的。

“原來,認真學習,認真寫書,身上是真的會有香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