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種頂級家族的話……

一般人很少能看到罷了。

“大家好,我叫娜扎。”娜扎挺大方的,笑呵呵的跟眾人打招呼。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張九德能明顯感覺到娜紮在自己身上停留的時間更長一點。

“你好。”張九德笑的那叫一個溫文爾雅。

媽的,最討厭這麼會裝的男人了……

不過好說不說,張九德其實也算得上那種比較不錯的家庭,他身上也確實有那種久居人上的氣態。

這其實就是用錢砸出來的氣度。

張九德前世對娜扎是什麼時候有好感的?

沒錯,就是今天開機的這部電影,縫紉機樂隊。

一提到這個電影,張九德就真真的有很多話要說!

所以黑這部電影的人,只需要去看一下,看完就可以了。

只要你能看得懂,你絕不會對這部電影沒有好感的。

真的你可能本以為縫紉機樂隊是個純喜劇片,但你真看了一會,就會發現不那麼回事。

這部電影裡,大鵬再次用他擅長的屌絲套路,把一個掙扎遊走於慘淡現實的小人物故事昇華到一種情懷。

如果你把他純粹看做喜劇片,反倒落了俗套。

他不是羞羞的鐵拳那種就是要讓你放肆狂笑,跟著大鵬的夢想,整片下來,發現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谷莽

沒有刻意去賣弄屎尿屁的惡俗,大鵬只是用心講了一個音樂故事。為夢想灼傷了自己,也不要平庸的喘息,這句歌詞道出了電影的精髓。

影片流暢,不庸俗,有淡淡的笑意,有滿滿的情懷,有旋律優美的歌曲,有小人物苦心砥礪,風雨中尋找一米陽光的勵志

其實娛樂圈裡,搖滾的情懷被很多人都用爛了。

以為搖滾就是在舞臺上搖頭晃腦,長髮飛舞;以為搖滾就是掄個吉他,來個大飛輪,打個沖天的金屬禮;以為搖滾就是髒亂差,盤發數月不洗;以為搖滾就是姑娘來了看哥哥擺pose,看哥哥嘶聲裂肺,然後晚上一起睡。

這不是搖滾。

搖滾賦予再多的形式和使命感,也是音樂,只有走心入魂的搖滾音樂才是好音樂。

也許是每個人的經歷和性情所致吧,可能我更偏愛輕搖滾,是以更喜歡許巍汪峰那些淡淡的憂傷和輕柔的旋律。

還好影片中沒有長髮飛舞,沒有太多嘶聲裂肺。

從音樂夢想的角度,所有歌手和樂隊一定是希望有個萬人大合唱,熒光棒齊飛舞。

不是大鵬一個人在用這樣的橋段來展現,很多和音樂有關的光榮夢想都在用這個俗套講故事。

原以為這樣高潮結尾的俗套會很尷尬,沒想到大鵬居然拍的很燃情很懷舊,內心還是被感動到了。

這部分不好拍,這是很多音樂人和凡夫俗子的夢想。場景如此熟悉,很容易拍的尷尬和濫情,但是大鵬給出了不一樣的東西。

曾經也喜歡過beyond ,那是很久很久了。

歲月刻在臉上,滄桑濾過心房,當閒魚的夢想一遍遍被現實撕碎,當柴米油鹽把殘軀一天天吞噬,你還有多少情懷可以悠悠緬懷?你還有多少淚水可以悄悄飛揚?

黃家駒以後,beyond慢慢由盛而衰,現在也只剩下情懷了。

看到影片中黃貫中葉世榮蒼老成路人甲,自己的頭髮不經意都大半發白,“不再猶豫”最激情的時光全都留給了大學的青蔥。

所有的光榮夢想都是這樣,曾經擁有過,輝煌過,然後走向衰敗。

總之高潮這段大鵬拍的挺熱血,沒有讓你看春晚一樣,雖然心裡暖洋洋,但是總感覺差了些什麼,只想快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