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我,上次宮裡請我過來,我確實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不想再做接生婆了,便拒絕了。

若是前些時主動問問她們的情況,早點動手幫一幫,絲絲和線線就不會鬧出這樣大的動靜。

不能再拖了,再拖四條人命就沒了。”

聽了梅婆婆這麼一說,常婆婆也嚇出一身冷汗:“這不是拎著自己的脖子往刀山上跳嗎?你快別說了,本來沒你什麼事,這一說,反倒是像你的責任了。”

梅婆婆一聽便不說了,她還帶上幾個宮女,讓她們給自己當助手。

常婆婆和梅婆婆倒是配合的很默契,太監說當年側妃生產,便是梅婆婆接生的,碗兒就是她動手接生的。

梅破婆剛出陳王府大門,得到訊息等在門外的官員們一個個便單膝下跪,行了一個大禮,這是如此大的尊重。

她們都知道,如果接生成功,還要將梅婆婆的懿德,記在他家祠堂的側牆上,記載陳州志裡。

短刀親自抬著轎子的前槓,一路小跑將梅破婆送進到家中,取了一些有用之物便急急匆匆又回陳王府去了。

梅婆婆正要進到產婦屋裡,皇帝孟一凡上前來說,上官姐妹都是自己的妃子,生下來的孩子都是皇子,如果梅婆婆給力,定當弄一套宅院送給梅婆婆,好讓好生將養。

為了防止更進一步的意外,常婆婆和梅婆婆讓兩個妃子在一間屋子裡生孩子。

梅婆婆對此沒有異議,眼見上官雲和上官雪躺到一間屋裡了,孟一凡又說,雖然絲絲和線線是姐妹,長相也十分相似,到時候生出孩子來,千萬不能搞混了,讓梅婆婆認不出誰是誰。

這樣,先替誰接生,接生時的手輕手重,都由梅婆婆按情形決定,可以省去人心裡那些憤憤不平的東西。

梅婆婆難得地輕鬆一笑,自己在宮裡那麼多年接生,好不容易出宮修養了,沒想到還是回到了宮裡。

接生接多了,認得最準的是產婦生出孩子來的那扇命門,產婦的臉反而認不準。梅婆婆只提了一個要求,接生的事沒做完,除了皇帝孟一凡,任何人都不能進屋去。

門外的太監不明白梅婆婆為何放著十幾個接生婆不用,非要和常婆婆兩個人接生,到底是為了賞賜,還是真的不要命了,要是出了事,她們兩個都活不了,宮裡的規矩,太監們比誰都清楚。

梅婆婆說道,生孩子是要用很多力氣的,要是經過一天一夜的煎熬,兩位妃子一定精疲力竭了。

讓女人幫忙,用巧力時沒問題,用強力時會不夠。

換上男人,又不方便,只能皇帝你搭把手了。

手特別小的常婆婆恰到好處地幫助了梅外婆,梅婆婆讓常常婆婆將細嫩的左手伸進女人的溫軟的產道里,處在昏迷狀態下的上官雲和上官雪彷彿感覺到有什麼東西進入到自己的體內,懶洋洋的產道又開始陣陣收縮起來。

梅婆婆將自己的雙手放在她們高高同隆起的腹部,引導著常婆婆的小手,一個在內部用力,一個在外面使勁,旋轉翻覆,推揉搓擀,樣樣手法都在上官雲和上官雪的肚皮上展開。

兩個人半死不活地橫躺在一張床上,任由梅破婆和常婆婆擺佈。

孟一凡雖然也是見過殺人的場面的,可是這血乎乎的場面卻沒有見過,他背過頭去,不敢直視。

沒過多久,一個全身通紅的小人兒蜷著身子從產道里鑽出來。

又過了一陣,第二個孩子也出生了。

常婆婆每摳出一個孩子,就將他交給梅婆婆。

第一個孩子開口哭時,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問是不是皇子。第二個孩子又哭起來,聽說全是皇子,大家笑開了花。

天空的雪也突然停了,大太陽露了出來,真是晴空萬里,讓人心情大好。

孟一凡也嚇的衣衫透溼,總算是躲過一劫。孟一凡露出了笑容:“賞,在場的都有賞,常婆婆,梅婆婆封千戶,下面的婆子也人人賞銀百兩。

小順子,讓御膳房準備,晚上大擺宴席,犒勞各位婆婆。

朕今天喜得二子,賜名賢妃上官雪之子尹辰,賜名淑妃上官雲之子尹明,擇吉日加封三珠郡王。”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