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功宴席排在了陳王府正廳,一片富麗堂皇。

按照陳州原有的習俗,本當在上官姐妹府邸舉行這場慶功宴席。

只是兩位娘娘都還在月子,都需要休息,不能著風,要好生養著,而且兩位娘娘的府邸太小,只有五開間六進,偏院還住滿了下人,本來也就是兩姐妹要好,便沒有分開住,現在看來確實有些不方便了。

短刀在這桌的主座上陪著,今天的酒席很清淡,婆子們白天都見了血,晚上如果大魚大肉,便容易沒有胃口。

按陳州請客的規矩,選單尚食的女官讓皇帝孟一凡過了目。

涼碟是陳州竹葉腿、翼州瓦楞明蚶、寧州燻鹿脯、京城敘府糟蛋、霸水醉蟶鼻、木河醉泥螺、月甸湖醉蟹、糟鵪鶉、糟鴨舌、雲廠雙黃鴨蛋、安逸堡茶幹拌薺菜、涼拌枸杞頭。

熱菜也只是蟹白燒烏青菜、鴨肝泥釀懷山藥、鯽魚腦燴豆腐、燴青腿子口蘑、燒鵝掌。

甲魚只用裙邊,鮕花魚不用整條的,只取兩塊嘴後腮邊眼下蒜瓣肉。

車蟲敖只取兩塊瑤柱,炒芙蓉雞片塞牙,用北威活捕來的飛龍剁泥、鴿蛋清。

燒烤不用乳豬,用果子狸,頭菜不用翅唇參燕,清燉楊妃乳——新從小三江捕來的河豚魚。

短刀聽說有河豚,說:“那得有炒蔞蒿呀!——‘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有蔞蒿,那才配稱。”

孟一凡一聽覺得奇怪,在大俞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聽這裡說過以前有唐朝和宋朝,這些詩詞更是沒有聽過流傳下來的,怎麼今天短刀卻說起了呢。

孟一凡便問短刀:“短刀,剛才的詩句,你是怎麼聽來的。”

“回皇上話,這詩是夏大人寫的,夏大人有一本詩集,上次借我看了看,我就覺得這首詩特別有意境便記了下來。”短刀說道。

短刀正說著,下面尚食的女官走過來說道:“後廚有新鮮的蔞蒿,隨飯的炒菜也極素淨:素炒蔞蒿薹、素炒金花菜、素炒豌豆苗、素炒紫芽姜、素炒馬蘭頭、素炒鳳尾——只有三片葉子的嫩萵苣尖、素燒黃芽白。

皇帝孟一凡聽了選單說道:“這樣好,‘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有這些素菜,也不至於太膩。”

他請夏侯竹過目,夏侯竹說:“‘一簞食,一瓢飲’,一介寒士,一介匹夫,無可無不可的,這菜譜得當。”

夏侯竹嚐了嚐這一桌非時非地清淡而名貴的菜餚,突然想起一本菜譜名叫《隨園食譜》,也算是陳州一地的有名食譜,要是能把那裡的名菜也加進去就更好了。

宴席自然是把酒言歡,好生熱鬧,孟一凡讓尚食把做好的熱魚湯給兩位娘娘端過去,吩咐下去,娘娘每天的菜餚都要精心準備。

孟一凡也喝了點老酒,越發覺得有些暈乎乎的。

突然只聽外面府兵大喊一聲:“報。”

孟一凡便知一定有大事,“快說。”

“皇上,不好了,有刺客劫走了廉親王。府兵和負責今天換防的顧大將軍已經追出去了。鎮國公剛到府門口,也追過去了。”

“什麼,短刀,府裡的安全就靠你了。朕去去就來。”孟一凡一把拿起身邊的歸來劍衝了出去。

陳王府上下的氣氛一度出現了緊張,短刀只能故作鎮定的說:“各位大人,有顧大將軍和鎮國公,廉親王一定沒事。

今天畢竟是兩位皇子出生的大喜日子,各位繼續,各位繼續。”

雖然話是這麼說,可是在場的官員,一個個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孟一凡這次回陳州,又得一匹好馬名叫閃電,此馬非常通人性,孟一凡衝到院中大喊一聲:“閃電快來。”

只聽一聲烈馬的嘶吼聲,一匹棗紅色的高頭大馬飛奔而來,孟一凡一個箭步跳上馬背,“追。”就這一聲,閃電似乎聽懂了主人的意思,飛奔出去,好似離弦之箭。

不一會兒就追上了騎著普通老馬的府兵,“皇上,就在前面,那賊人就在前方。”

孟一凡一踢馬肚子,閃電加快了步伐,追蹤了一路,孟一凡突然發現這條路是往風墩方向的,小三江上,最近的一處橋樑便是在風墩附近,難道是要劫走碗兒去大俞。

孟一凡一路上對府兵高喊,都往風墩前進,所有計程車兵們便往風墩方向騎行。

此時顧清和胡俊波正全力追趕著刺客,刺客將碗兒用迷藥迷魂了,然後和自己捆在一起,那刺客一身黑衣,胯下也是一匹難得的寶馬。

顧清今日本也是去宴席吃酒,只是想到換防府兵正好交班,便去看了一眼,誰知卻發現刺客將碗兒和無影浪人都迷魂了,搶走了碗兒。

顧清今天穿著長衫,短打,並沒有打他的九龍天戟,還好隨身帶著雪花鋼扇,有了這寶貝,一樣可以抵擋千軍。

萬劍歸宗胡俊波要說也是趕巧了,剛要下馬便聽到院中有人喊叫,便追了出去,可是那刺客的速度太快,胡俊波胯下馬不如那人的迅猛,只能一路追趕。

顧清來不及多想,心下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在風墩橋之內截住刺客!

只要不出風墩橋,不管翼州,寧州有多少隱藏的刺客,他們都不敢公然大動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