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三光(第1/2頁)
章節報錯
誰都沒能想到武禮這條丟在一旁的千年老鹹魚居然翻身了,一個早就被奪爵數十年的閒散宗室在前些時候居然被複爵了,而且爵位還升了一級,過不了多久,武禮入宮去見了康德,誰也不知道武禮和康德說了什麼,反正離開的時候康德的心情不錯,接著又沒過幾天,康德又下了一道聖旨,武禮由二等輔國將軍晉升一等鎮國將軍,這一下子讓人驚掉了一地眼鏡。
雖說武禮出身尊貴,其實以他的身份就算是當個貝子貝勒都沒問題,但要知道豪格一族在多爾袞時期被狠狠打壓,康熙時期更是有所防範,武禮一脈當初能夠僅被奪爵已算不錯了。
可現在,不僅復了爵,還搖身一變成了一等鎮國將軍,雖然一等鎮國將軍在宗室爵位中排名並不算高,上面還有不入八分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奉恩輔國公、奉恩鎮國公、固山貝子、多羅貝勒、多羅郡王、和碩親王等一大堆爵位,可從官品來說,一等鎮國將軍等於一品大員,已經站到了權利核心的邊緣。
不僅如此,武禮的兒子阿舒爾也弄了個雲騎尉的爵,雲騎尉雖不算是宗室爵位,但有這一層身份卻大不相同。
滿清貴族中但凡授雲騎尉者大多能成為侍衛,而當皇帝的侍衛不僅是殊榮,更是一個晉升的良機。
當初的鄂爾泰、隆科多等人都當過康熙侍衛,之後從一等侍衛身份放出去就是一方大員,阿舒爾被封雲騎尉後沒幾天,三等侍衛的帽子就穩穩戴在他的頭上,如此平步青雲,直讓旁人羨慕不已。
武禮被封一等鎮國將軍後康德給了他一個差事,這個差事就是協助郭親王處理軍務。
雖然這不是一個正式的官職,只不過是康德給的一個差,但“煥發新生”的武禮乾的極為用心,相比大大咧咧的郭親王,沉浮了一輩子的武禮雖然沒什麼打仗的本事,可對於雜物處置卻頗有心得,上任後不久就贏得了郭親王的信任,直接把軍中後勤大部分事宜都交給了武禮。
“王爺,這是近幾日糧草和物資收集的單子,請王爺過目。”面對郭親王,武禮姿態極低,絲毫不在意自己是其堂兄的身份,一直襬出副謙卑謹慎的樣子。
郭親王待武禮的態度也不錯,雖然最初他對於康德把武禮這個老堂兄塞到自己這邊來很不以為然,可很快武禮就用其能力和態度贏得了郭親王的好感。
“五哥辛苦了,先喝杯茶,待本王先看。”郭親王指了指邊上的椅子,武禮道了聲謝,這才坐了下去,至於邊上放著的茶卻未去動,眼觀鼻,鼻觀心,靜靜坐在那邊。
郭親王拿起單子細看,看了一會兒眉目微挑,神情中略有喜色。
“五哥,這單子上的數額沒錯?”
“回王爺,數額絕對沒錯,奴才親自清點過,如有差錯任憑王爺處置。”武禮拱手回道。
“好!好啊!”郭親王眉開眼笑,他沒想到武禮居然如此能幹。原本以為物資收集還需要些時日,可沒想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武禮不僅完成了所有物資收集工作,其數額還遠超過他的預料。
“五哥,你是怎麼做的?”高興之餘,郭親王不由得問。
“回王爺,無他,僅用心二字也!”武禮不亢不卑道:“聖明天子在上,又有王爺這樣的重臣,奴才等只需辦事用心,如何做不到?此外,這些還不是最終的數額,奴才已仔細算過了,等再過些日子至少還有這數字的三成。”
“好!好!好!”
郭親王大聲讚道,此時他不由得佩服康德的眼光,一個被奪了爵數十年的宗室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本事,這也只有康德才能從沙礫中把武禮這樣的寶石給挑出來。
郭親王打了這麼多年的仗,早就不是當年的“十草包”了,打仗打的就是糧草,這個道理他很是清楚。何況如今大清又有轉而向印度發展的計劃,這個計劃已經開始實施了,作為先鋒大將的郭親王身上的擔子極重。
要進入印度不是那麼簡單的,其關鍵倒不是在於人,而在於地形。清軍攻打藏地,其目的不僅是要解決藏地的後顧之憂,同時也是用此來迷惑大明那邊。
此外,清軍已做好了兩路進入印度的準備,一路由現在在藏地的隆科多等人經日喀則再從喜馬拉雅山脈的吉隆、樟木兩處進入尼泊爾,隨後再由此入印度。
另一條路就是郭親王和清廷中樞走的一條路,由西域繞過喜馬拉雅山脈,進入中亞後折返向南。
前一條路雖近,卻不好走。後一條路雖安全,卻太遠。
無論是那一條路,大清要完成這次戰略轉移其關鍵就在於物資的充裕,如果沒有足夠的物資支援,清軍根本走不到印度。
前些時候,藏地那邊已經在不斷運輸物資和收集糧草了,隨著策妄阿拉布坦在藏地統治的奔潰,隆科多那邊的進展還算順利。
而在西域這邊,郭親王也做好了準備,如今可以說是萬事就緒只欠東風。這個東風說白了就是糧草和物資,郭親王原本把這個任務交給武禮時並沒有報太多的期望,畢竟西域這邊因為康德變法的失敗糧草和物資收集極為困難,但他怎麼都沒想到武禮居然交出了一份超乎他預料的答卷,這使得郭親王對武禮更是刮目相看。
“五哥這話說的好啊!”郭親王站起身來,在屋中走了幾步讚道:“事上無難事,只怕用心人啊!如我大清臣民都如五哥這般用心辦事,何愁大清不興?”
說著,郭親王想到了之前康德變法的失敗,心裡對那些做不成事反而做錯事,做爛事的人更是嗤之以鼻。假如早一點知道武禮有這個本事的話,當初變法讓武禮參與其中也許就不是現在這個結果了。
目光朝著端坐的武禮望去,落到了武禮花白的髮辮上,郭親王心中又不由得感嘆了一聲。
這關鍵時刻還得是自己人可靠啊!武禮這位老堂兄當年因為身份的原因一直被先皇所打壓,一個好好的宗室之才居然蹉跎了大半輩子,虧得皇上英明,把武禮重新提拔了起來,而現在有了武禮這樣的幫手,郭親王轉戰印度的把握就更大了幾分。
對於郭親王,包括康德來講,豪格早就是過眼雲煙了。豪格一脈說起來是多爾袞造的孽,其實順治先帝和豪格的關係極為不錯,兄弟之間感情親厚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