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一章 死而後已(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爺,盛京這邊的其他安排呢?奴才記得之前提醒過王爺,不知王爺……。”阿扎蘭沒有把話說全,但他的意思怡親王心裡很是明白。
“放心吧,本王知曉你的意思,明軍勢大,直接擊破並不容易,一旦兵臨城下恐怕盛京不能再守。本王已安排盛京這邊開始逐步撤離了,先向北走,之後部分撤往黑龍江,另一部分向蒙古方向撤退……。”
聽到怡親王這麼安排,阿扎蘭終於放下了心。在之前他們就討論過,以遼東的兵備要和明軍抗衡恐怕也就月餘的時間。明軍的力量太強大了,遼東的清軍雖然在怡親王手裡訓練多日,算得上精銳異常,同時也裝備了一些新的火器,可就算這樣要正面抗衡明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遼東,盛京是大清的中舊都,其地理位置和政治意義不同一般。但在這種情況下,盛京死守得不償失,一旦遼東的精銳部隊完全在盛京被打垮的話,那麼大清就失去了控制遼東的餘地,再無可能翻身。
之前阿扎蘭就勸過怡親王早作打算,其道理也是因為這些。而怡親王分明是聽了進去的,這讓阿扎蘭心生欣慰。只要清軍不和明軍硬碰硬,以遼東之地和明軍周旋,那麼大清就還有機會。
而且,現在怡親王安排的極好,嵩祝和吉林將軍不正面同明軍交戰,只是伺機而動,以斷其後路,這點阿扎蘭是認可的。
這樣一來,既能拖住明軍前進的腳步,能多給予盛京一些時間,二來也可以嘗試著是否有擊敗明軍的可能性。哪怕這種可能性極小,可機會總有存在,就算極其細微也是值得一試。
由於阿扎蘭的身體原因,從家中被抬到這裡顛簸一路,再加上支援著精神說了這麼多話,很快就感覺到疲憊無法支援。
見此,怡親王果斷讓阿扎蘭直接在自己王府住下,好好修養。至於其他之事他們自會處置,聽到這,阿扎蘭微笑著點點頭,隨後再也支援不住,沉沉睡了過去。
當日,嵩祝就出了盛京南下,而盛京這邊也在怡親王的安排下開始了一系列的準備。這一切看似井井有條,都在掌握之中,可誰都沒想到的是,當第三天的時候,怡親王派往吉林將軍的人快馬加鞭趕回了盛京,帶來了一個令人驚愕不已的訊息。
“你說什麼?明軍已從朝鮮出兵?這……這怎麼可能!”
聽到這訊息,眾人同時大驚。朝鮮不正是內亂麼?明軍怎麼就從朝鮮出兵了呢?而現在由於明軍從朝鮮出兵,吉林將軍那邊自然不可能再依之前計劃同嵩祝配合了,因為他要面臨的是朝鮮明軍的攻擊。
這個突然事件,讓所有人目瞪口呆,更不明白明軍如何會從朝鮮出兵的道理。難道明軍就不擔心朝鮮國內大亂,從而沒了後路?這個問題沒人能想得通,就連阿扎蘭也百思不得其解。
“王爺,需立即讓嵩祝回來!”阿扎蘭雖說驚愕,可心裡依舊保持著冷靜,急忙開口道。
怡親王臉上有著極度不甘,可面對現實又無可奈何。現在明軍不僅從山海關出兵,同時又從朝鮮出兵,那麼之前讓嵩祝和吉林將軍兩部伺機而動,以斷明軍後路的計劃已不可能了。
嵩祝一支孤軍,沒了吉林方面的協助,一旦被明軍抓住尾巴就會遭受極大損失,萬一嵩祝大敗,甚至直接丟了這麼一支部隊,對於遼東的損失是極大的。
點點頭,怡親王最終同意了阿扎蘭的建議,立即下令讓嵩祝馬上返回,同時對於朝鮮明軍一事憂心忡忡。
而此時此刻,阿扎蘭更是緊皺眉頭,思索著朝鮮那邊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明明朝鮮已經內亂, 明軍又會突然從朝鮮出兵呢?難道說明軍是準備孤注一擲,不管其後路了?
不!這不可能!阿扎蘭立即就否定了這個可能,明軍又不是傻瓜,在後路不穩的情況出兵,一旦沒了後勤這些明軍不等於自尋死路麼?
打仗不可能這麼打的,明軍如果這麼莽撞那也不會取得中原,把大清逼到這個程度了。
明軍既然現在敢從朝鮮出兵,肯定是有著底氣的,難道說朝鮮的內亂已經被明軍平定了?
一想到這點,阿扎蘭心中又是疑惑萬分,這也不可能啊!朝鮮內亂如何,阿扎蘭是最清楚不過的,朝鮮雖然是小國,可三千里江山也不是隨便說說,地方出了這麼大的亂子,要想平定哪裡有這麼容易?
可假如沒有平定叛亂,明軍所依靠的又是什麼?阿扎蘭的腦袋中頓時一團亂麻,怎麼都理不清楚,隨著他的思索,心中的焦慮也是越甚,一急之下,心頭一痛,情不自禁張口就吐了口血,看著鮮豔奪目的鮮血由口而出,阿扎蘭先是一愣,緊接著目光中神色黯淡,精神彷彿一下子從身體中被抽空了,在怡親王的驚呼中,整個人就朝著一旁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