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一章 死而後已(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如何來了?”見到被抬過來的阿扎蘭,怡親王驚問。
“是否出了大事?”阿扎蘭不說自己,開口直接反問。
怡親王點了點頭,阿扎蘭二話不說,直接讓人把自己抬進去,見此怡親王等人神色複雜一起進了府中。
因為阿扎蘭的身體原因,怡親王特意讓人把他抬進自己的房中,然後讓阿扎蘭躺在自己的床上。隨後,怡親王親自坐在床邊,至於嵩祝、永謙、雅爾江阿等人也圍著床依次坐著。
他們這些人都是盛京滿人中的貴人,同樣也是遼東滿人中能夠做主的人,除了莊親王博果鐸因為身體原因未在,其餘人基本都在此了。
“大明那邊有何異動?”阿扎蘭也不客氣,眾人坐下後他急急向怡親王發問。
怡親王對於阿扎蘭的判斷能力是佩服的五體投地,要知道這事他們也是剛剛知曉,而阿扎蘭卻是因病昏迷幾日,這才剛甦醒而已。
一個病人,剛從回昏迷中醒來,卻馬上就猜到出了大事,並且抱著殘軀趕來議事,大清有如此臣子真乃大清的幸運,更是他怡親王的幸運啊!
可惜,阿扎蘭的身體已到如此地步,他的時日不多了。一想到這,怡親王心中就悲切不已,並有著無限的惋惜和無奈。
“大明昨日出兵了……。”怡親王嘆了口氣說道,接著看了眼在一旁的嵩祝,示意他來講。
當即,嵩祝說起了現在情況,正如怡親王所說的那樣,大明昨天出兵山海關,明軍領軍之人是大名鼎鼎的董大山。
明軍精銳自山海關出後,並未有直接長驅直入,而是穩紮穩打,朝著盛京方向推進。一日之間行軍三十里,然後安營紮寨,擺出了一副以勢壓人的姿態。
清軍方面一直著重注意這山海關這邊,自然也是早有準備。可面對大明的強軍,清軍並沒莽然交戰,僅是小規模的接觸後就向後退去,並且把情報及時傳回了盛京。
得到訊息後,怡親王立即招人前來議事,這一議就是一整夜,而在阿扎蘭來到之前,他們剛剛議完。
“看來我們都上了那位朱皇帝的當……。”阿扎蘭輕嘆了聲,既然大明已經出兵,那就等於之前所謂的假降謀劃早就被對方看穿了。自己這邊原本以為能夠用這手段拖延時間,誰想到那位大明天子反而將計就計,表面上讓其首席軍機大臣同己方商談,但實際卻依舊沒有放棄攻擊遼東,突然出兵。
阿扎蘭的話讓怡親王神色一黯,在幾日之前他們還很有把握能夠用這辦法拖住大明,可沒想到情況居然會如此發展。
“此事誰都不願看到,你也不必過於擔憂,畢竟這種事主動權不在我等手中。”因為擔心阿扎蘭會自責,為了安他之心怡親王連忙安慰道。
“王爺的好意奴才明白,此事既然如此也是無可奈何的,不過虧得我等還有後手,如今情況王爺打算如何處置?”
阿扎蘭的心態倒好,雖然這個計謀是他出的,也是他代為執行的。而現在當初的安排已經被大明看破,大明絲毫不在意什麼投降不投降的,直接重兵出了山海關,當初的安排也就沒了用處。
不過因為朝鮮那邊的內亂,阿扎蘭心裡還有點底氣,至少目前還沒完全失去主動,因為朝鮮的佈置導致牽制了明軍一部,這說起來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吧。
所以說,眼前最重要的是如何面對明軍的攻擊,阿扎蘭關注的是這點,當即向怡親王詢問。
對此,怡親王回答了阿扎蘭的問題,告訴他自己已經做了安排。大明從山海關的軍力雖強,可是孤軍前來,怡親王還是有幾分把握擋住對方的。所以他準備讓嵩祝領兵前往,不為破敵,只為騷擾,伺機而出,以斷起糧草後路。
同時盛京做好隨時大戰的準備,讓明軍瞧一瞧大清兒郎的本事。至於吉林將軍那邊,將同嵩祝打配合,只需找機會一舉切斷明軍後路,明軍縱然強大,那也是無水之蘋而已。
聽完怡親王的講述,阿扎蘭雖然認可他的戰術方針,但是卻依舊心中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