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想到過可能會有百姓前來迎接,也想到過程緒會出城相迎,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會在這麼遠就見到這樣的場面。

說實話,因為突降的大雪,劉平原來是準備宿營,等大雪結束之後,在繼續行軍的。

然而,從薊縣方向匆匆而來的信使,卻打消了劉平的這個想法,因為他有必須要前行的理由,別說下雪,就是下冰雹,乃至下刀子今天這路也要走下去。

十里!

整整十里!

望著大雪之中,滿山遍野的人潮,劉平感覺人山人海已經不足以形容眼前的景象了。

劉平從來沒有在這個時代看到這麼人,無數人的聲音匯聚成了一陣又一陣山呼海嘯一般的聲音。

“萬勝!”

看到湧動的人潮,聽到此起彼伏的萬勝的呼聲,熱血再一次被點燃的劉平大喝一聲,獨自一人騎馬衝出大軍之中。

戰馬在鵝毛一般的大雪中疾馳,短短二里的距離,轉瞬即逝,行至人潮百步左右,劉平勒住韁繩,停下身形,然後翻身下馬!

翻身下馬後,劉平整理盔甲,深吸一口氣,右手扶劍,左手自然擺動,大步流星的向前走去,而身後那兩萬多依舊在按著既定速度向前進的幽州大軍,則成為了劉平最好的背景。

在數萬幽州百姓的眼中,身材並不高大的劉平,此時卻有了一種虎踞龍盤的氣勢!

就這麼一步一步,劉平走到了距離率領薊縣所有留守官吏,以及十餘萬百姓出城相迎的程緒身邊。

劉平在距離程緒約十步的地方止步,先向前看向程緒,然後環視四周。

歡呼聲一刻都沒有停下,可是望著大雪之中,鬚髮已經全白的程緒,望著大雪之中,數以十萬計的幽州百姓。

劉平的眼睛有些溼潤了,一種說不出的感動,縈繞在劉平的心頭。

蘇軾歌曰,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蘇軾說的是不是真的自己不知道,可是今天劉平卻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那一份赤城想民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太宗說的一點都沒錯!

這一瞬間,劉平在這種濃濃的情緒的刺激下,已經激動的說不出話了,這並不長的時間,劉平身後的大軍,在呂布的率領下也已經緩緩的來到了劉平的身後。

剛剛還此起彼伏的“萬勝”之聲也漸漸的停止了下來,包括已經在風雪中不知道已經站立了多久的程緒在內,身後的幽州騎軍,身前的幽州百姓,十餘萬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劉平的身上,連時間彷彿都在這一瞬間被定格了。

無數人的目光聚焦之下,劉平的內心被一種說不出的情緒充斥,是激動?是自豪?還是一種被愛戴的喜悅?

到底是哪一種情緒可,劉平此時根本就分辨不出來,但是他知道,自己現在應該做什麼!

不知道過了多久,劉平終於將將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然後劉平在所有人的注視下,上前一步,雙手抱拳,行了一個拱手禮,然後大聲開口。

為了應對今天,蔡琰是專門教過劉平的,就是怕劉平在幽州百姓面前露怯,然後蔡琰在怎麼也想不到,激動之下劉平早就把自己教過的禮節還給自己了。

然而,這雖然不是漢軍標準的還師禮,但卻是劉平內心中最想說的話。

“劉平率領幽州子弟出征,歷時半載,向南剿滅不臣,護我幽燕安定,向西橫掃異族,振我漢室聲威,如今不辱使命,德勝而還!”

然而,估計蔡琰也想不到,劉平不按規矩出牌,而以迂腐、古板而著稱的程緒,竟然也沒有走那傳統路線。

劉平話音剛剛落下,不知道在在風雪中站立的多久的程緒,突然上前一步,中氣十足的開口了。

“臣,程緒,率領留守官吏及全城百姓,恭迎前將軍,幽州牧,凱旋!幽州軍,萬勝!”

說完後,已經鬚髮全白的程緒一揖到地。

在程緒的帶領下,從幽州各地趕來的,數百名在戰時負責留守的幽州官吏,像程緒一樣整齊劃一的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