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幽州高等技師學院(第1/3頁)
章節報錯
劉平徹底明白了自己也是有優勢的,在技術的深度上,自己確實差一點,好吧,事實上差的不知一點。
但是就算不差徒手摳不出車床,徒手也搓不出原子彈,那技術知識的優勢對自己而言還真無所謂!
就以這個彈簧為例,就算劉平知道做手工製作彈簧的全部細節,難不成還需要劉平自己開爐打造不成?
到最後,不還是得依靠馬寧這些工匠們麼,頂多就是自己指導指導他們而已,可是人家本身就會做,這在本質上好像沒太大區別了!
技術或者科學這些東西是需要慢慢積累的,以現在的這種技術積累情況,不說什麼徒手搓原子彈的話,就算劉平是專家,就算再給他一兩百年的時間,也絕對弄不出一顆原子彈。
更何況,劉平這麼一個什麼都知道一點,但實際上什麼都不懂的萬金油。
但是,劉平本身不懂,卻不代表不能給屬於漢代的這些能工巧匠們一些啟發,畢竟沒吃過豬肉和沒見過豬跑好像並不衝突,憑藉劉平自己的見識,給他們一些引發和思路是絕對沒問題的!
既然這樣,劉平感覺自己那所謂的劣勢,其實也就成為了自己最大的優勢,異常寬廣的知識面,代表著無數的想法和思路。
就像劉平自己之前做的一樣,把自己對於後世的一些記憶和想法直接拿出來,把結果告訴工匠們,至於剩下的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就好。
最後的結果就不是劉平能控制的的了,能研究到什麼程度,就研究到什麼程度,能做出什麼樣的產品,做出什麼樣的產品?
就以劉平最關心的造紙來說,劉平是絕對不知道造紙的流程的,但是這重要麼?
這個年代既有左伯紙,又有蔡侯紙,自己只要讓他們造紙就好,至於怎麼弄出來的,過程如何,劉平知道與不知道,好像也沒什麼區別。
了不起,劉平給工匠們一些提示,蔡倫,也就是那個曾經的大宦官,曾經早出來過,至於資料,讓他們自己查去!
如果實在不行,自己身邊不還有個蔡琰麼,事實上蔡琰最牛的地方還不是別的,而是她那驚人的記憶力,曹操派人把蔡琰救回來之後,好像就曾經讓蔡琰替他背過書。
根據劉平和蔡琰閒談的時候,蔡琰自己說,自己巔峰的時候,幾乎可以把蔡邕苦心積攢下來的萬卷書全都背下來,幾乎是一個人形圖書館一般的存在!
對於這些以後可能會為自己服務的技術人員,劉平此時甚至連對這些傢伙來源、稱呼乃至如何編制都想好了。
自己不是在建學校麼,了不起,再多建一所就是了,名字劉平都想好了,就叫幽州高等技師學院。
到時候,再狠狠的撒一波錢,從幽州、冀州乃至整個河北,甚至整個大漢,網羅各種專業人才,奇淫巧技可以,冶煉鑄造可以,擅長耕種和氣候同樣可以,反正只要是人才就弄來就對了。
在學校中提供充足的資金,讓這些傢伙一邊教學生,一邊搞點科研。
什麼織布機、紡紗機,該開發的開發,該改良的改良。
蒸汽機、發電機就暫時不考慮了,那個東西自己除了名字一竅不通,不過自己可以把水利、和風力什麼的簡單開發一下。
別的不說,能把河流用上,藉助水利進行進行鍛造什麼的,意義就不小,畢竟這個水的力量可是比人類要強太多了,再加上流水線的模式,這就足以把自己的軍工體系的效率提升一大截!
萬一這些能工巧匠中的某一刻突然開竅了,憑藉水流,突然就琢磨出了蒸汽機的原理呢,這一個不小心不要緊,第一次工業革命可就提前一千多年出現在大漢了,到時候就沒有所謂的英屬日不落帝國了。
當然了,這個純屬幻想,劉平本身並不對這些東西有什麼太大的期望。
不過,科研和技術突破這種東西,本來就是撞大運的事。
不過有了劉平帶有遠見卓識的指導之下,這撞大運的機率,可就比他們自己沒有邊際的獨自摸索要高太多了。
為了琢磨這些東西,劉平徹夜未眠,連帶著蔡琰也一夜沒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