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從第二天開始,劉平對於如此舒適的馬車就有了怨念了,馬車雖然舒適,可是劉平卻過的極度不舒適,用蔡琰的話說,既然馬車條件足夠,那子儀也可以順便處理公文了。

於是,劉平在蔡琰的監督之下,開始老老實實的處理被沮授故意積攢了幾天的公文。

沮授不在身邊,劉平最近又舒服的過火,這個狀態調整起來是異常艱難,雖然有蔡琰從旁協助,可是長時間的荒廢還是讓劉平有種備受煎熬的感覺!

還是做昏君好啊,劉平在某一刻甚至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當然是在心裡的。

能說出昏君好的劉平,終於明白歷史上有那麼多的昏君了,每天帶著妹子們開心一下,豈不是比點燈熬油的處理政務舒服多了,當然唯一的風險就是有可能會因為昏庸成為亡國之君。

可是,如果再有如果有一個能幹又忠心的大臣,比如沮授,可以替自己處理政務,統籌大事,這昏君當起來豈不是非常過癮?

不過也也是就算想想罷了,能舒服這幾個月已經算是不錯了,再偷懶下去,指不定以沮授為首的忠誠臣子們會弄出什麼么蛾子。

事實上,在沮授成為劉平真正的幕僚之前,在重重的生存危機之下,劉平還是非常勤勉的,為了避免某些施政問題,劉平甚至還給自己定下了規矩,凡是都必須到場,親力親為,親自檢查效果。

劉平在蔡琰的監督下,從昏庸無道,向不太昏庸的方向轉變,大軍也在繼續向目的地進發,除了劉平睡的昏天黑地的第一天,剩下的幾天大軍的行軍速度明顯降低了。

在呂布的可以控制之下,兩萬大軍用了七天的時間,才走完了第一階段兩百里的路程,於十一月下旬抵達了數萬漢民暫時停留的代縣。

而劉平也在馬車上,兩位風情各異的美人的陪同加監督之下,痛並煎熬著,直到抵達代縣,劉平才終於獲得了一個短暫的喘息之機。

說是喘息之機,其實也不過是相比較無窮無盡的公文海而言,代縣可是有好幾萬漢民等待自己安置的。

好在,代縣漢民的所有反應都在沮授的預料之內。

首先,被贖回的漢民,不管處於什麼身份,什麼立場,對於他們認為的將他們從水生火熱,朝不保夕之中救出來的劉平感恩戴德。

至於蘇雙和張世平這兩個花費了大量財富,真正將她們從異族手中贖回的救命恩人,則被蔑稱為兩個不知道的天高地厚,被利益驅使的商賈。

感恩戴德歸感恩戴德,但是在得知軻比能已死,中部鮮卑被徹底消滅,代郡、上谷空出大量草場之後,在返回故鄉已經成為奢望,眼下生存危機又得以解除的情況下,大多數人打消了在隆冬時節繼續長途跋涉的打算,而選擇留在包括代縣在內的上谷和代郡。

對於他們這樣的選擇,早有準備的劉平自然應允,然後順勢將他們與之前遷入的烏桓人混編,並且指示當地的官員,儘可能的鼓勵準備在代郡、上谷定居的漢民與烏桓通婚,從而將本來就已經被打散的烏桓人繼續稀釋。

劉平相信,經過這一**作,代郡和上谷境內的曾經是一個整體族群的烏桓,很快就會被徹底同化,成為漢民族的大家庭的一份子。

對於剩下的接近五千因為對異族有著刻骨仇恨,而希望加入幽州軍的青年男子,劉平欣然應允,並且承諾將帶他們一同返回薊縣,然後就將他們整編成軍!

劉平的話說的沒有那麼直接,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當幽州軍再次進入漠北草原的時候,就是他們的復仇之日!

劉平的大軍在代縣停留三日,然後大軍重新啟程。

然而,運氣非常不好的是,路途之中,幽州再次普降大雪,使得劉平的行程被一再推遲,數日行軍後,終於於十二月中旬順利返回了已經離開了半年多了薊縣。

說來劉平重生在這個時代已經一年多了,可是對於名義上治所的薊縣,停留的時間卻連兩個月都不到。

第一次從常山返回,帶回了趙雲,第二次從漁陽返回,成功收編了三郡烏桓,而這第三次返回,則已經成為了擁兵十餘萬的整個河北的霸主!~

想到這一點,劉平自己都笑了,好像每一次返回薊縣,都會讓自己的實力踏上一個新的臺階,這不禁讓劉平對於返回薊縣有了一種神聖的儀式感。

說到儀式感,率領大軍返回的劉平,還沒到薊縣,就被徹底的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