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如果不順利呢(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賈文和真的不簡單啊!”
不簡單麼,何止是不簡單啊,劉平覺得一句不簡單根本就不足以形容賈詡,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滅國,賈詡這千古第一毒士實至名歸!
更可氣的是,賈詡這廝明明本事不小可是偏偏低調的要命,一切都以自保為要,都說千年王八,萬年龜,劉平覺得如果條件允許,就賈詡這風格,絕對能活一萬年。
劉平在感嘆,沮授在讚歎,沮俊則繼續講述關中的情況。
當沮俊將一切講述完畢,劉平和沮授兩人也已經徹底理順清楚整件事情的脈絡,可是對於下一步如何行事,沮授和劉平則難以下定決心,這才有了千里迢迢的將郭嘉等人召集而來的事情,至於田豫和劉和只是適逢其會而已。
幾天前沮俊給沮授和劉平帶來了震撼,現在沮授的話同樣帶給了眼前的眾人震撼,短短几十息的議論遠遠不能緩解眾人的驚訝,不過眾人的注意力很快被一個突如其來的聲音吸引了。
“公與,這訊息是從何而來?”
劉平發現,自己的老丈人帶著極其複雜的神情問出了問題。
“舍弟沮俊,一直在長安跟隨保護陛下的安全,如今奉陛下之命,攜帶陛下的密詔返回由周,向主公求援!”
“關中局勢到底如何?”這次詢問的是郭嘉。
“一個月之前,樊稠突然被李傕誘殺,然後李傕、郭汜爆發大戰,隨後張濟引軍抵達長安,陛下與百官在張濟的接應下趁機逃離長安,後來忠於陛下的的護軍在弘農,將張濟擊潰並順勢佔據弘農,沮俊奉陛下之命離開關中的時候,陛下正在弘農短暫停留,而李傕、郭汜、張濟的西涼軍已經逼近。”
郭嘉還想再繼續詢問的時候,被沮授伸手製止了。
“奉孝稍等,授還沒有說完,根據沮俊所言,集合主公與授收到的其他資訊,可以做出這樣一個判斷:在多方力量的綜合作用下,陛下還都洛陽的旅途很可能會歷盡艱辛,但是即便主公不出兵,陛下最終可以返回洛陽的可能性極大,主公出兵與否只是一個返回洛陽早晚的時間問題。”
郭嘉剛剛舒展開的眉頭再次皺起,劉協能夠還都的可能性極大?這還是自己這邊不出兵的情況下,沮授是根據什麼做出的判斷?但是看到沮授的眼神,郭嘉猶豫再三還是沒開口。
“在座的各位都知道,為了最大程度的恢復冀州和幽州的民生、恢復生產、積攢人才、積蓄力量,此次主公出兵河內之前,就已經決定大大規模抽調幽州、冀州的民力和資源,為防備曹操的偷襲,確保冀州南部安全主公又專門在趙國留下的一五千騎軍。”
“建義將軍麾下的河內軍雖然有接近兩萬兵馬,不過是以步卒為主,且需要守衛河內的戰略要地不可輕動,不過就算上正在從魏郡向河內趕來的五千兵馬,此時此刻,我們在河內所能投入的戰兵也不過三萬騎,而且我軍的糧草並不充足,現有糧草能支撐三萬騎作戰最多兩個月而已!”
“主公之所以要緊急召見諸位聚齊於此,就是為了商議我們軍現在應當如何應對現在的局面,第一,是否要接受陛下的命令,出兵關中迎接陛下還都?”
“第二,如果出兵,在迎接到陛下並順利還都之後,我軍應當如何自處,主公應當如何處理與陛下的關係,主公應當以何種身份面對如今大漢的亂局?”
“第三,如果我們不出兵關中,那麼我們此時屯兵河內應當做什麼?進軍洛陽、掃蕩三河等待陛下還都?回師冀州,拿下威脅我軍後路的最大隱患鄴城?”
“或者乾脆按兵不動,同時緩緩的向河內集中兵馬,囤積糧草屯兵河內隔岸觀火、待諸雄爭鋒之後人困馬乏之時異軍突起,坐收漁利?”
“在座諸君有什麼想法,請暢所欲言,無需顧慮!”
事實上,沮授所說的推斷來源是來最優沮俊所轉述的賈詡的安排,賈詡的能力應該說是得到了沮授的認可,可是沮授怎麼可能會把別人的推測當成自己判斷的依據呢?
所以,不需要管漢獻帝劉協的的死活!
這是沮授從一開始給出的建議,沮授這貨可是兩次給自己獻計,“挾天子以令諸侯”啊,結果現在劉協最需要自己支援的時候,沮授竟然讓自己直接無視劉協,沮授這個建議可算是驚掉的了劉平的下巴。
關鍵是沮授這麼建議理由看起來還挺充分,雖然劉協已經離開長安了,可是他途徑的地方是關中,是三河,劉協的死活跟劉平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畢竟誰也不能因為劉協死在司隸去怪罪幽州牧劉平吧!
沮授說的輕巧,可是劉平心中亞歷山大。
河北的大局因為自己的介入而變了,可是歷史強大的慣性依然讓漢獻帝踏上了東歸之路,問題是劉平依稀記得在原本的歷史上張楊好像是參與了漢獻帝東歸的,而且還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可以說如果沒有張楊的介入,漢獻帝能不能活著走到洛陽都是個問題,現在張楊出人意料的歸附了自己,就等於是自己取代了張楊應該處於的位置,如果先自己不出兵,萬一缺乏接應之下,漢獻帝萬一過不來怎麼辦?
這些東西劉平自己知道,可是這話也沒法跟沮授說不是麼。
原本劉平是希望郭嘉到了之後跟郭嘉好好溝通一下的,雖然沮授的能力、眼界、經驗、謀略都不必郭嘉差,甚至處事的老練程度遠非郭嘉可比,可是在劉平的內心深處,對於郭嘉那種信賴是無法替代的。
然而郭嘉在匆匆趕到懷縣之後第一時間沒來找自己報道,反而讓劉熊給他找地方睡覺去了,差點把劉平氣的七竅生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