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宥定了定神,看了看滿身酒氣的沈至誠,也有些驚嚇道:“閣下可是認錯了人?”在林遠宥的印象中似乎並不認識他,除了今天早上在近水客棧暗中偷偷觀察過他。他有些驚駭,心道,莫不是在閣樓上偷窺他們也被識破?

沈至誠道:“你並不認識我,我卻在省城的悅來客棧見過你。”

林遠宥心裡暗暗鬆了口氣,心道:原來不是被識破。想了想道:“悅來客棧,省城的悅來客棧,我約是兩月之前去過……”

沈至誠道:“正是,那時還是冬天。我在二樓喝酒,閣下在樓下吃飯。我至今記憶猶新,當日閣下穿著藍色斗篷,氣宇不凡。”

林遠宥道:“承蒙閣下記得在下,不甚榮幸。敢問閣下尊姓大名?”

沈至誠躬身一揖道:“在下姓沈,名至誠。”

林遠宥趕忙還禮,不由得讚歎道:“好名字!”

沈至誠下意識地脫口問道:“哪裡好?”

林遠宥突然覺得自己失態,低頭尷尬地牽動了一下嘴角,竟也不答話。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至誠之人必然至性,名字自然是動人的。至少對他來說,至誠這兩個字非常打動人。

沈至誠看了他一眼,林遠宥在月光之下面色如玉,神情俊朗,眼波流轉間盡顯風流。不禁心裡讚歎道:此人此時這般神態,煞是好看,加上這張俊臉,真的可以稱作迷人了。看來我朝公子多嫵媚啊。連這樣的南蠻之地都有這樣迷人的翩翩佳公子。心念又道:若是此人在京為官,想必此君能得君臣厚愛。畢竟朝野上下,對神俊之人多有厚愛,連皇上也對神俊的大臣也多有倚重。

沈至誠自然是知道,大明王朝自上而下對青年才俊的期待不僅僅是才俊,也要品相端正和口齒清冽。看看他身邊的這位林遠宥,貌若仙人,口齒清晰聲若鳳鳴,說的一口好官話,武功還那麼高。

當日在悅來客棧的時候,沈至誠見到林遠宥,嘆息不已,曾與顧宏聲說過:有機會定要與此清俊之人為友。不曾想今日竟又見到。竟然還在這樣的月色皎潔,清風徐來的情境之下見到,沈至誠一時間心生歡喜。

記得初次見到林遠宥那天天氣晴好,雖是冬天,卻一點都不寒冷。對沈至誠來說,貴州省城的冬天和遙遠的北疆比起來,真的是如同四月的陽春一般宜人。沈至誠和顧宏聲在悅來客棧二樓吃飯,剛好看見林遠宥在一樓一個人默默吃了晚飯離席而去。當時他見到林遠宥的神形清絕、舉止落拓,心中一驚,便和顧宏聲笑言:定要與此人為友。還特意讓顧宏聲去向悅來客棧的老闆打聽一下,可知此人來歷。

悅來客棧的老闆笑言:“並不知曉這位公子的名諱,但是這位公子曾經來過兩次。”沈至誠聽說來過兩次,便覺得這位神形清絕的人必會再來,又特意叮囑顧宏聲留心悅來客棧,一定要查到這位公子的名諱和來歷,待日後結交。

顧宏聲當時大笑不已,卻也非常慎重應承了他,答應一定要查詢這位公子的下落,不想數月都沒有訊息。早上顧宏聲還提起這位公子,不曾想竟在此時見到了。此時沈至誠心中欣喜,他本就是少有的爽利之人,此時似乎也是記不得自己剛才哭泣傷感之態被眼前的人窺見到的窘態了。

沈至誠含笑道:“閣下為何也在此處?”

林遠宥抬頭看著沈至誠道:“在下剛好就住在這裡。”抬手指了指前面不遠處亮著燈光的近水客棧。

沈至誠有些欣喜失態道:“竟如此之巧,我也住在客棧,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

林遠宥微微張了張口,想問什麼,又掩飾地住了口。只道:“不打擾閣下,在下這就告辭。”

沈至誠連忙阻止道:“並不打擾,我也準備離開這裡,不如一起走,一起回前邊的近水客棧如何?”

林遠宥沒有拒絕,兩人並肩走在並不寬敞的小路上,慢慢走回客棧。一路上沈至誠似乎並不記得剛才的事情,不停地說話,說今晚的月色很美,說這裡的山水很宜人,說夜晚的鳥叫和蟲鳴很好聽。林遠宥默默地聽著,偶爾非常小心地答上一句,多是附和。

林遠宥一邊走一邊心裡道:這位仁兄一身的酒氣,剛才還傷心欲絕,不知何故此時如此聒噪,完全沒有傷心窘迫的樣子,也許是喝多了,看來我是白白替他汗顏這一場了。

沈至誠看著林遠宥問道:“公子可是遠道的客人?”

林遠宥看了沈至誠一眼,見他用亮晶晶的眼睛盯著他看,眼睛裡都是亮光,趕忙避開眼神,道:“不是。在下是本地人。”

沈至誠道:“公子說的一口地道的官話,我還以為公子與我一樣都是外鄉之人。”心下又道:此人如此修為,如此談吐,很難讓人相信他是個地道的本地人。

林遠宥道:“此處多的是京城的軍隊和屯田的官人,所以會說官話的人很多,哪怕是隨便在這官道上走都能聽到說官話的人。”

沈至誠又問:“公子說的也是。敢問公子家在何處?”

林遠宥道:“夜雨山莊。”

沈至誠道:“夜雨山莊,名字甚好。‘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這意境全來。客棧的名字也甚好,近水客棧,‘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近水客棧,夜雨山莊,兩者的名字皆別緻高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