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蛙 番外:衛子衿傳其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生老大老二的時候,沒這麼長時間啊,老天保佑!老天保佑!”衛家相公瞧著窗上人影不停亂抓自家娘子還不停地叫著疼,頓時慌了神連忙跪在地上不停地磕著頭祈求老天保佑,保佑他衛家娘子順利生產母子平安。
突然,屋子內沒了動靜,窗子上也沒有了揮動的影子。衛家相公抬頭看向屋內愣了神,他慢慢張大了嘴巴和眼珠,努力的聽著屋內的動靜。
許久之後一聲嬰兒清脆的啼哭鑽進了他的耳朵,但緊接著又聽到了穩婆的一聲嘆息。
衛家相公趕忙連滾帶爬的來在門前,焦急的詢問著滿手鮮血走出來的穩婆;“男孩還是女孩啊?”
穩婆皺皺眉;“是個女孩。”
衛家相公還沒來得及高興,那穩婆又接著說道;“相公節哀,娘子......沒挺住,走了。”
那一夜小衛三娘才一出世便沒了娘,日後左鄰右舍私下都說那小娘子定是天煞孤星,絕非等閒常人。
人都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小衛三娘出生還不滿一年之時。常年雨水充沛山清水秀的小山村,迎來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旱。
起初只是久盼無雨,人們尚能在河裡挑水澆地、飲水。後來連河水也斷了流,慢慢的整個山村乃至整個州郡再無一點青綠,漫山遍野盡是泥土般的枯黃。
糧食沒了、野菜沒了、樹皮也沒了,就連人漸漸的也開始沒了。
家中的米缸麵缸已經見了底,村裡的青壯年能走出去的,都已經舉家外出躲災去了。整個村子裡只剩下年邁且又無依無靠的老者,孤苦無奈的苦熬著等死。
衛家相公本是也打算帶著孩子們外出躲災的,但好巧不巧的是小衛三娘卻突然病了。兩個年幼的兒子圍在身邊喊餓,小衛三娘躺在一旁病的不住哭鬧。衛家相公先是經歷結髮離世,後又趕上這百年一遇的大旱災。他也只是一個尋常的農家漢子呀,他也只是一個尋常的男人啊,他已然精神崩潰了。不住的坐在地上抓著頭髮,留著眼淚痛罵老天不公。
眼瞅著自己結髮拼儘性命生下的小三娘越病越重,衛家相公狠了心做出了一個日後無比後悔的決定。
當晚衛家相公費力的將小三娘哄睡,而後趁著兒子們睡熟,嘴裡嘟囔著;“爹爹對你不住!莫要怨爹爹!莫要怨爹爹!”將大兒子輕輕抱出了屋子。
次日清晨,紅著眼睛的衛家相公帶著糧食和救命治病的藥推開了家門。
他看到小衛子卿正用小手輕輕拍著妹妹,心裡泛起無比的悔恨,自覺愧對結髮,愧對兒女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嚎啕大哭不止。
小衛子卿一覺醒來,尋不見爹爹和哥哥,只有小妹妹在一旁不住的哭鬧。懂事的他並沒有無助的隨妹妹一起哭鬧,而是有模有樣的學著爹爹,輕輕的拍著妹妹、哄著妹妹。
看見爹爹推門回家,帶回了糧食和藥材卻唯獨沒帶回哥哥,小衛子卿似乎是明白了些什麼。
他沒有怨爹爹,他似乎能理解一點點爹爹的無奈。他瞧著爹爹跪在院中嚎啕大哭十分心疼,連忙跑出了門抱住了爹爹。他就像哄妹妹一般輕輕拍著爹爹的後背,小聲的說道;“爹爹乖,不哭不哭。”
那一日過後,小衛三孃的病在哥哥的細心照料下終是痊癒了,那場百年一遇的旱災也終於讓他們熬了過去。
但當爹衛家相公自那日之後卻失了魂魄,整日獨自呢喃著自己那日帶出門去的老大,呢喃著自己後悔與自責。
終於有一天衛家相公在帶著小衛子卿和小衛三娘上山開肯荒地的時候,瞧著遠處山崖邊的一叢野草失了神。恍然間他看到了衛家娘子、他看到了那夜自己抱出家門老大。
他呼喊著拋下身旁的兒女跌跌撞撞的跑了過去,跑過去想要抓住自己日思夜想的娘子與兒子。但就在他將要抓住衛家娘子的手時,突然一腳踏空然後搖搖晃晃的掉下了山崖。
年幼的小衛子卿先是失去了孃親,而後失散了哥哥,最後親眼目睹爹爹的死。莫說一個未滿十歲的孩童,即便是而立之年的漢子也難以承受的住如此打擊。
跑在山崖邊上的小衛子卿,望著山崖下用力的呼喊著爹爹,此刻他是絕望的是無助的是恐懼的。
但他被一陣哭聲喚回頭,他望了眼身旁仍是懵懂年幼的小妹妹,默默的將妹妹背起。一隻小手費力的拖著方才摘得的野果,一手扶著背後的妹妹費力的向山下走去。
他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堅強,只因為他是她的哥哥,是她在這世上唯一最後的親人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彷彿厄運終於肯放過這對苦命的兄妹了。小衛子卿挑著本不屬於這個年紀該承受的重擔,努力的靠自己的雙手,四處給有錢人家幫忙來賺點零錢養活妹妹。稍稍大些年紀的時候他一邊自學詩書古籍一邊教導妹妹認字識禮,他不管旁人的目光與言論,他不覺得女子應該無才便是德。他只知道世上除了自己之外他的妹妹再無親人了,倘若有一天自己身遭不幸,那他的妹妹能認字辨是非也就能少被人欺負,也就能自己一個人存於這世上了。
然而小衛三娘許是不知被他寵溺壞了,亦或者天性便是好動。除卻每日在屋中唸詩做活兒之外,一得了閒便跑將出去學起了什麼武術功法,活脫成了一個半大的假小子。
不過這樣也是好的,在衛子卿看來多了一技傍身,顯然不是什麼壞事所以也沒多去管束他這個任性的妹妹。只是每每在妹妹將比武的對方打哭之後,鄰家的男孩子的父母找上門時不住的賠禮道歉,而後簡單的對著妹妹嘮叨上幾句。
每每此時小衛三娘總是瞪著眼珠裝作無辜的樣子衝著他撒嬌,不過三言兩語他佯裝生氣的眼神便徹底化成了無限的寵溺便不再嘮叨了,只能無奈的輕輕敲敲小衛三孃的腦門算是懲罰。
不肖的幾年光景,發奮苦讀的衛子卿終於金榜題名,一首“家國賦”於市井鄉間曠世而出,少年英才得以聞名世間。僅以二十歲的年紀便破格摘得大魏文壇魁首之名。
而後衛子卿少年成名的這首“家國賦”傳入朝堂,得以眾多文官賞識,更甚至連當朝文昌皇帝也頗為讚許。巧的是當文昌老皇帝讀著這首“家國賦”之時,東邊的太蕪郡出了禍事。朝堂群臣誰人都不願趟這趟渾水,文昌老皇帝一怒之下,便將郡守一位給了少年登科的衛子卿。
衛子卿少年登科,衛三娘也同樣在武林中漸漸有了名氣。看著哥哥年少風光,且又上任後深受民眾愛戴。衛三娘也不甘待在郡守府的大院子裡,做一個深入簡出的郡守妹妹,她想著自己也要出去闖蕩一番,見見真正的江湖,鋤強扶弱像哥哥一樣得到百姓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