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宇一陣衝動,便想吐露真情說另外五部經書,都在弟子手中。

但他隨即轉念一想:「小玄子跟我是過命的交情,我如幫著師父,毀了他的江山,教他做不成皇帝,那不是太也沒義氣嗎?」

九難見他遲疑之色,只道他擔心不能成功,說道:「這件事本來就很難成功。大家盡心竭力,也就是了。這叫做謀事在事,成事在天。

唉,也不知老朱家是氣數已盡呢,還是興復有望?

這數十年來,我早已萬念俱灰,塵心已斷,想不到遇到了你和紅英之後,我本不想理會國家大事,國家大事卻理到我頭上來了。」

方宇道:「師父,你是大明公主,這江山本來是你家的,給人強佔了去,非得搶回來不可。」

九難嘆道:「那也不單我一家之事。我家裡的人,差不多都死光了。」

她伸手撫摸他的頭,說道:「小寶,這些事情,可千萬不能在你師姐面前洩露半句。」

方宇點頭答應,道:「是,師傅。」

次日清晨,他進宮去叩見皇帝。

康熙大喜,拉住他的手,笑道:「他媽的,怎麼今天才回來?我日日在等你。我先前一直擔心,怕你給惡尼姑捉了去,小命兒不保。前天聽多隆回奏,說見到了你,我這才放心。怎麼脫險的?」

方宇道:「多謝皇上記掛,又派了御前侍衛來找尋我。那惡尼姑起初十分生氣,向我拳打腳踢,後來我說皇上是鳥生魚湯,是大大的好皇帝,殺不得的。

她卻說很多大逆不道的話,我贊你一句,她就打我一記耳光。後來我不肯吃眼前虧,只好悶聲大發財了。」.

康熙點頭道:「你給她打死了也是白費,這惡尼姑到底是什麼來歷?她來行刺,是受了何人指使?」

方宇道:「她受誰指使,我不知道。那時候她捉住了我,用繩子綁住了我雙手,好像耍猴子般拉著走。皇上,我嘴裡不敢罵,心裡卻將她十七八代祖宗罵了個夠。」

康熙笑道:「這個自然,那還有不罵的?」

方宇道:「她拉著我走了幾天,幾次想殺我,幸好在道上遇到了一個人。這人跟我倒有交情,幫我說好多好話,這尼姑才不打我了。」

康熙奇道:「那是誰?」

方宇道:「這人姓楊,是平x王世子手下的衛士頭腦。」

康熙大感有趣,問道:「是吳三桂那廝的手下,怎麼會幫你說好話?」

方宇道:「其實那還是出於皇上的恩典。那次雲南沐家的人進宮來搗亂,想誣攀吳三桂,大家都信了。

但因為皇上英明無比,識破了陰謀。皇上派我向吳三桂的兒子傳諭,那個姓楊的,就是那一次認識我的。」

康熙點頭道:「原來如此。」

方宇進宮之時,早已想好了一肚子謊話,又道:「那姓楊的名叫楊溢之,跟那尼姑說起沐家這會事,說道皇上年紀雖輕,見識可勝得過鳥生魚湯,聰明智慧,簡直就是神仙菩薩下凡。

尼姑將信將疑,對我就看得不怎緊了。一天晚上,楊溢之和尼姑在房裡說話,我假裝睡著偷聽,原來這尼姑來行刺皇上,果然是有人指使。」

康熙道:「是吳三桂這廝。」

方宇滿臉驚異之色,道:「原來皇上早知道了。是多隆奏知的麼?」

康熙道:「不是。吳三桂的衛士頭目識得惡尼姑,跟她鬼鬼祟祟的商議,還有什麼好事了?」

方宇又驚又喜,跪下磕頭,道:「皇上,我跟著您辦事,真是痛快。有什麼事情您一猜就中,用不著我說。咱們一輩子可萬事大吉,永遠不會輸給人家。」

康熙笑道:「起來,起來!上次

在五臺山清涼寺也免兇險的了。若不是你捨命在我身前這麼一擋……」

說到這裡,他臉色轉為鄭重,續道:「這女幹賊的陰謀已然得逞了。」想到當日白衣尼那猶似雷轟電閃般的一擊,兀自不寒而慄。

方宇道:「其實這尼姑一劍刺來,你身手敏捷,自然會使一招「孤雲出岫」避了開去,跟著反手一招仙鶴梳翎,打在那惡尼姑肩頭,她非大叫」投降「不可。

不過我生怕傷了你,一時糊塗了,只想到要擋在你身前,代你受這一劍。皇上一身武功沒機會施展,在少林和尚面前出出風頭,實在可惜。」

康熙哈哈大笑,他自知當日若非方宇這麼一擋,定然給白衣尼刺死了,這小傢伙如此忠心,卻又不居功,當真難得。

康熙笑道:「你小小年紀,官兒已做得夠大了。等你大得幾歲,再升你的官。」

方宇搖頭道:「我也不想做大官,只盼常常給皇上辦事,不惹你生氣,那就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