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賭輸四(第1/2頁)
章節報錯
次日方宇領軍緩緩南行,到得中午時分,兩名御前侍衛從京中快馬追來,說道:「皇上有密旨。」
方宇大喜,當即召集眾侍衛,驍騎營眾軍官在中帳接旨。
那宣旨的侍衛站在中間,朗聲說道:「驍騎營正黃旗副都統兼御前侍衛副總管方宇聽旨:朕叫你去少林寺辦事,誰叫你中途多管閒事?
聽信小人胡說八道,誣陷功臣,這樣瞎搞,豈不令藩王寒心?那些亂七八糟的說話,從此不許再提,若有一言語洩漏了出去,大家提了腦袋回京來見朕罷。欽此。」
方宇一聽,只嚇得背上出了一身冷汗,只得磕頭謝恩。中軍帳內人人面目無光,好生羞慚。
富春、張康年等不敢多說,心想你這小孩兒胡鬧,皇上不降罪,總算待你很好的了。
不過,眾人眼下見方宇心情惡劣,肯定會找人發洩,隨即便一起告辭離開了。
那傳旨的侍衛走到方宇身旁,在他身邊低聲道:「皇上吩咐,叫你一切小心在意。」
方宇道:「是,皇上恩典,奴才小寶感激萬分。」取出四百兩銀子,送了兩名侍衛。
待兩人走後,方宇甚是納悶:「難道皇帝知道我誣陷吳三桂?還是元義方那廝到了京城之後又翻口供,說我屈打成招?看來皇上對吳三桂好得很,若是想要扳倒他,倒是不易。」
傍晚時分,押解元義方的侍衛和驍騎營官兵趕了上來。方宇碰了這個大釘子,大家賭錢也沒了興致。一路無話,不一日的功夫,就到了嵩山少林寺。
住持得報有聖旨到,率領僧眾,迎下山來,將方宇一行接入寺中。
方宇取出聖旨,拆開封套,由張康年宣讀,只聽他長篇大論的讀了不少,什麼「法師等深悟玄機,早識妙理,克建嘉猷,夾輔皇畿」;什麼「梵天宮殿,懸日月之光華,佛地園林,動煙雲之氣色」;什麼「雲繞嵩嶽,鸞回少室,草垂仙露,林升佛日,倬焉梵眾,代有明哲」。
張康年跟著讀到封少林寺住持晦聰為「護國佑聖禪師」,所有五臺山建功的十八名少林僧皆有封賞,最後讀道:「茲遣驍騎營正都統黃樸詡,兼御前侍衛副總管,欽賜黃馬褂方宇為朕替身,在少林寺出家為僧,御賜度牒法器,著即剃度,欽此。」
前面那些文縐縐的駢四驪六,方宇聽了不知所云,後面這段主去是懂的,不由得臉上變色。
康熙要他去五臺山做和尚,他是答應了的,萬料不想竟會叫他在少林寺剃度。這道聖旨一直在他身邊,可是不到地頭,他怎敢拆開偷著?何況就算看了,他也不認識其中寫了些什麼。
晦聰禪師率僧眾謝恩。眾軍官取出賞物分發。方宇在旁看著,心下滿不是味兒。
晦聰禪師道:「韋大人代皇上出家,那是本寺的殊榮。」
當即取出剃刀,說道:「韋大人是皇上替身,非同小可,即是老衲,也不敢做你師父。老衲替先師收你為弟子,你是老衲的師弟,法名晦明。少林合寺之中,晦字輩的,就是你和老衲二人。」
方宇到此地步,只得滿目含淚,跪下受剃。晦聰禪師先用剃刀在他頭頂剃三刀,便有剃度僧將他頭上本已燒得稀稀落落的頭髮剃得精光。
晦聰禪師說道:「少林素壁,不以為礙。代帝出家,不以為泰。塵土榮華,昔晦今明。不去不來,何損何增!」
說著,取過皇帝的御賜度牒,將「晦明」兩字填入牒中,引他跪拜如來,眾僧齊宣佛號。
方宇心中大罵:「你老賊禿十八代祖宗不積德,卻來剃老子的頭髮。你念一聲啊彌陀佛,老子肚裡罵一聲辣塊媽媽。」
方宇突然間悲從中來,放聲大哭。滿殿軍官盡皆驚得呆了。
晦聰禪師道
:「師弟,本寺僧眾,眼下以「大覺觀晦,澄淨華嚴」八字排行。本師觀證禪師,已於二十八年前圓寂,寺中澄字輩諸僧,都是你的師侄。」
當下群僧順次上前參見,其中澄心、澄光、澄通等都是跟他頗有交情的。
方宇見到一個個白鬚發銀的澄字輩老和尚都稱自己為師叔,淨字輩也不有少和尚年紀已老,竟稱自己為師叔祖,倒也有趣。
更別說華字輩的眾僧裡也有三四十歲的,參拜之時竟然口稱太師叔祖,方宇一時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眾人見他臉上淚珠未擦,忽又大笑,無不莞爾一笑。
康熙派遣御前侍衛,驍騎營親兵來到少林寺,原來不過護送方宇前來剃度出家,但皇帝替身,豈同尋常。若非如此大張旗鼓,怎能在少林群僧心中目中顯得此事的隆重。
驍騎營參領富春,御前侍衛趙齊賢、張康年等向方宇告別。方宇取出三百兩銀子,要張康年在山下租賃民房,讓雙兒居住。
少林寺向來不接待女施主入寺,雙兒雖然已經改穿了男裝了,但達摩院十八羅漢都認得她是方宇的丫頭。
所以他們就讓她在山下等候,只說道傳過聖旨,封贈犒賞之後,方宇便會立即下山回京,哪料到他竟會在寺中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