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 章 取而代之 七十六(第2/2頁)
章節報錯
方宇又想:「那日胖頭陀邀我上神龍島來見洪教主,我說什麼也不肯,不料鬼使神差,這船又會駛到了這裡。
眼下西洋鏡拆穿,洪教主又已知道了,他當然要大發脾氣。只怕要將好姐姐和我丟入蛇坑,給幾千幾萬條毒蛇吃得屍骨無存。」
想到無窮無盡的毒蛇纏上身來,方宇當真不寒而慄。
陸先生轉過身來,臉上神色十分得意,微笑道:「韋公子,你識得石碣上的蝌蚪文,委實可喜可賀。也是本教洪教主洪福齊天,才天降你這位神童,能讀蝌蚪文字。」
方宇哼了一聲,道:「你不用取笑。我又識得什麼蝌蚪文、青蛙文了?老子連癩哈蟆文也不識。我是瞎說一番,騙那瘦竹篙頭陀的。」
陸先生笑道:「韋公子何必過謙?這是所背誦的石碣遺文,我筆錄了下來,請公子指點,是否有誤。」
接著讀道:「維大唐貞觀二年十月甲子,特進衛國公李靖,右領軍大將軍宿國公程知節,光祿大夫兵部尚書曹公李績,徐州都督胡國公秦叔寶會於五臺山錦繡峰。
見東方紅耀天,斗大金字現於雲際,文曰:「千載之下,愛有大清。東方有島,神龍是名。教主洪某,得蒙逃鄺。威靈下濟,丕赫威能。
降妖伏魔,如日之升。羽翼輔佐,吐故納新。萬瑞百祥,罔不豐登。仙福永享,普世祟敬。壽與天齊,文武仁聖。」
須臾,天現青字,文曰:「天賜洪某《四十二章經》八部,一存河南伏牛山蕩魔寺,二存山西筆架山天心庵,三存青城山凌霄觀,四存河南嵩山少林寺,五存湖北武當山真武觀,六存川邊崆峒迦葉寺,七存雲南昆明沐王府,八存雲南昆明平x王府。」靖請薛錄天文,雕於石碣,以待來者。」.
陸先生抑揚頓挫的讀畢,問道:「有沒讀錯?」
方宇道:「這是唐朝的石碣,怎會知道後世有個平x王吳三桂?」
陸先生道:「上帝聰明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既知後世有洪教主,自然也知道吳三桂了。」
方宇暗暗好笑,點頭道:「那也說得是。」心想:「不知你在搗什麼鬼?」
陸先生道:「這石碑的文字,一字也讀錯不得。雖然韋公子天賦聰明,但依我之見,那也是聖靈感動,才識得這些蝌蚪文字,日後倉卒之際,或有認錯。
最好韋公子將這篇碑文背得滾瓜爛熟,待洪救主召見之時,背誦如流,洪教主一喜歡,自然大有賞賜。」
方宇雙眼一翻,登時恍然大悟,連連點頭,說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料知胖頭陀和陸先生稟報洪教主,說有個小孩識得石碑上的文字,洪教主定要傳見考問。哪知道這件事全是假的,陸先生怕教主怪罪,只得假造碑文,來騙教主一騙。
陸先生道:「我現在讀一句,韋公子跟一句,總須記得一字不錯不止。「維大唐貞觀二年十月甲子……」」
事到臨頭,方宇想不讀,也不行,何況串通了去作弄洪教主,倒也十分有趣,便跟著育讀。
他生性機伶,聽過一段過幾百字的言語,要再行復述,那是不費半點力氣,但要想理解,那可就要他的命了。
這篇短文雖然只有寥寥數百字,但所有句子都十分拗口,含義更是全不明白。什麼「丕赫威能」
,「吐故納新」,渾然不知是甚麼意思,只得跟著陸先生一遍又一遍的讀下去。
幸虧陸先生不怕厭煩的教導,但也讀了三十幾遍,這才背得一字無誤。
當晚方宇睡在陸先生家中,次晨又再背誦。陸先生聽他已盡數記住,甚是歡喜,於是取過筆紙,將一個個蝌蚪文字寫了出來,教他辨認,哪一個是「維」字,哪一個是「貞」字。
這一來方宇不由得叫苦連天,這些蝌蚪文扭來扭去,形狀都差不多,要他一一分辨,又寫將出來,當真是難於登天,苦於殺頭。他片刻也坐不定,如何能靜下心來學蝌蚪文。
方宇固然愁眉苦臉,陸先生更加惴惴不安。陸先生這時早已知道,石碣上文字另有含義,他數了胖頭陀所拓拓片中的字數,另作一篇文字,硬生生的湊上去,只求字數相同,碣文能討得洪教主歡心,哪管原來碣文中寫些什麼。
如此拼湊,自然破綻百出,「維大唐貞觀二年」這句中「二」字排在第六,但碣文中第六字的筆劃共有十八筆之多,無論如何說不上是個「二」字,第五字只有三筆,與那「觀」字也極難拉扯得上。
但顧得東來西又倒,陸先生才氣再大,倉卒之間也捏造不出篇天衣無縫的文章來。
洪教主聰明之極,這篇假文章多半逃不過他眼去,可是大難臨頭,說不得只好暫且搪塞一時,日後的禍患,只好走著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