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囚籠陰謀(第2/2頁)
章節報錯
“哦?”趙剛適時的表達了好奇之意。
其實,這完全是因為八路軍在敵後根據地發展太快,讓日軍產生了警惕,並針對性的做出反制對策。
“囚籠政策”是去年,新上任的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俊親自策劃的惡毒陰謀。
它的基本特點是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調堡為鎖,然後以封鎖溝、封鎖牆為輔助。
從敵佔領區向抗日根據地全面掃蕩。
囚籠政策本是德國帝國主義發明的,用以統治殖民地人民的,極為殘酷的反動政策。
日偽將其借用過來,企圖把抗日根據地的軍民完全禁銅起來,永遠作它屠刀下的順民。
這個情報並不是什麼秘密,也不可能隱藏得住。
早在去年,八路軍總部就已經收到了訊息。
電報裡是這樣說的:“敵人最近修路的目的與過去不同……一是以深溝高壘連線調堡。
由任丘到大城、河間的公路,修得比地面高5尺,兩旁溝深8尺到1丈,溝底寬6尺,溝面1丈6。
把根據地劃成不能相互聯絡支援的,孤立的小塊,便於敵逐次分割槽搜剿。
第二種修法是,汽車路的聯絡向外連築,安國縣已完成3層,敵汽車在路上不斷運動,阻擋我軍出入其圈內。”
同時電報還建議,我八路軍“絕不能讓敵修成”,否則“將造成堅持游擊戰爭的極端困難局面”。
這件事情已經引起了首長們的重視,說不定這會兒還正盯著地圖,考慮如何粉碎敵人的陰謀。
趙剛不知道全貌,那是因為訊息只傳導到了旅一級。
再往下傳導,除了讓基層的指戰員們更加焦慮,並沒有什麼好處。
袁朗沒有考慮到那麼多,把他知道的情報講給趙剛聽。
並且附上了自己的建議:“我覺得吧,就應該趁小鬼子的計劃還沒完成,先滅了他丫的。
鐵路給他扒乾淨,炮樓碉堡通通清除,甚至應該打下他兩個縣城來,狠狠的消滅它一批小鬼子。
小鬼子也是欺軟怕硬的貨色,你把他打疼了,他才能消停點兒。”
這話說的,自信心爆棚,隔著三丈遠都能聽到他那個驕傲勁。
趙剛也不禁被他的信心所感染了,朗聲說道:“好,我一定把你的建議,報告給上級。”
“沒啦?”
袁朗見他沒有下文,不禁問道。
趙剛疑惑的:“還要有什麼?”
“除了上報上級,不該拿出點實際行動嗎?”
袁朗理所當然的說道:“坦克雖然上交了,但過兩天咱還會有92式步兵炮。
咱們是不是琢磨著,看看根據地周圍有哪幾個炮樓不順眼,滅他一波小鬼子,給咱的大炮見個血,開開葷。
弄個開門紅也吉利啊!”
趙剛扶額不語,真的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這團裡面淨是點戰爭狂人,上次的伏擊戰還沒過半個月,這就又琢磨著打仗。
拜託,打仗是要死人的。
上次那一戰固然是場大勝利,可也陣亡了73人,還有15人現在還在醫院躺著。
就不能歇息一下嘛?
袁朗是不知道趙剛心裡的想法,如果知道他一定會說。
誰他娘神經病想打仗,誰不想好好的活著?
這他孃的還不是鬼子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