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囚籠陰謀(第1/2頁)
章節報錯
求推薦票,求月票。
……
趙剛就像望夫石一樣,站在村口等了好久了。
人總算是回來了。
袁朗甩起疲憊的雙腿,快走兩步迎了上去:“政委,怎麼勞您大駕了。”
“什麼大駕不大駕的,你是咱們團的大功臣,冒那麼大的風險去敵偽區辦事,我出來迎接一下你,不是應該的嗎。”
政委熱情洋溢地和袁朗寒暄。
現在敵偽活動非常猖狂,在日佔區,指不定會遇到什麼麻煩。
設下路卡,就把經過的壯丁抓起來,弄去修壕溝炮樓。類似的事情並不是沒有發生過。
八路軍的情報員就曾遇到過。
在趙剛看來,袁朗為八路軍的事情這麼上心,冒著風險去日佔區域。
這是什麼精神?
這是國際主義精神啊!
還有愛國精神。
袁朗的所作所為,值得他這麼做。
一陣寒暄,趙剛也注意到了,跟袁朗一道歸來的那對男女。
“他們倆是……”
袁朗回頭望了一眼王友亮夫婦,把在白家村發生的事情跟趙政委說了。
“政委,出了那樣的事情,他們兩個在那個村子裡也待不下去了。那個男人挺有血性,我就幫人幫到底了。
政委,做群眾工作也是你的職責,這兩個人就拜託你了。”
唉,趙剛嘆了口氣,既為這二人的遭遇感到同情,也為村民們的麻木不仁感到悲哀。
他又能怎麼說呢?
指責村民的麻木愚昧,竟然給漢奸當幫兇?
恐怕不能那樣。
責任更大的是政府,是這個泱泱大國的羸弱,讓兇狠野蠻的小鬼子得逞。
軍隊不能保護民眾,難道讓老百姓去面對鬼子的刺刀嗎?
還是那句話,我輩當自強,將敵人趕出中國去。
到了那個時候,就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了。
政委叫來一名戰士,讓他領著那對夫婦安頓。
並肩往回走的路上,他又想到了這件事情反映的另一個現象鬼子在加緊修築炮樓和壕溝。
“據縣大隊區小隊,以及一些游擊隊回報的資訊來說,日偽軍加快修築炮樓壕溝碉堡。
人為的製造出了隔離帶,使得他們可活動的區域愈發減少,活動起來愈發困難。
之前我還沒太注意,現在看來這件事情不得不重視了。”
趙剛還是老樣子,他之前未必沒有重視這件事。只不過藉著今天這個由頭說出來,表達對袁朗的重視。
還有一種目的,就是看看袁朗是什麼態度,是不是知道些什麼情況。
雖然沒有明說,但八路軍高層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那就是袁朗背後一定有一個很大的勢力。
在情報方面也不可小覷。
袁朗但凡是知道的,對抗日有用處的,對自己沒有什麼威脅的,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關於鬼子動向的緣由,他稍稍思量便回憶了起來:“這項行動,在鬼子內部的檔案上,被稱之為囚籠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