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紫霄宮三講聖人道 鴻鈞分寶眾神魔(第3/6頁)
章節報錯
是為“參訪”,共計九千九百九十九年的時間。
遇道而悟,遇靈而修,遇生而感。悟化三千六百五十年,修出七千八百二十年,感蛻八千九百一十年,又計一萬九千六百六十年,是為“朝山”。
朝山則教化,教化狡黠狐狸,兇猛金雕,高傲孔雀,水中游魚……鱗甲、飛禽、走獸無物不教,此為“行腳”。
此為“外三苦”。
又見其修行內三苦,這三苦分別為:
“苦行”:不貪食慾,不好錦衣,不喜多眠;
“經行”:走遍山川,汲流清河,上攀天峰,下走溶窟;
“跑香”:禮拜上天,祭祀大地,拜見山川河流。
內外六苦修行後便為身心六苦,身苦者,禁語,打七,止靜也;心苦者則為持午,四念處,閉關。
內外六苦,身心六苦,共十二苦。
十二圓滿之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浮現,是為無量清淨道君。
其有足安平相、千輻輪相、手指纖長相、手足柔軟相、手足縵網相。
足跟滿足相跟、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過膝相、馬陰藏相身縱廣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
面板細滑相、七處平滿相、兩腋滿相、身如師子相、身端直相、肩圓滿相。
四十齒相、齒白齊密相、四牙白淨相、頰車如師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廣長舌相、梵音深遠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間白毫相、頂肉髻相。
亦有八十種好,分別為無見頂相、鼻高不觀孔;眉如初月;耳輪垂成;身堅如那羅延;骨節如鉤鎖;
身一時迴轉如象王;行時足去地四寸而現印文;爪清赤銅色;薄如潤澤;膝骨堅而圓好;身淨潔;身柔軟;身不曲;
指圓而纖;五指文藏覆;脈深不現;踝不現;身潤澤;身自持不逶迤;身滿足;
識儀滿足;容儀滿足;安住處無能動者;威振一切;一切眾生見之而樂;面不長大;正容貌而色不撓;
面具滿足;唇如頻婆果之色;言音深遠;臍深而圓好;毛右旋;手足滿足;手足如意;手文明直;手文長;手文不斷;
一切噁心之眾生見者和悅;面廣而殊好;面淨滿如月;隨眾生之意和悅與語;自毛孔出香氣;自口出無上香;
儀容如獅子;進止如象王;行相如鵝王;頭如摩陀那果;一切之聲分具足;四牙白利;舌色赤;舌薄;毛紅色;毛軟淨;眼廣長;死門之相具;手足赤白如蓮花之色;
臍不出;腹不現;細腹;身不傾動;身持重;其身大;身長;手足軟淨滑澤;如邊之光長一丈;光照身而行:
等視眾生;不輕眾生:隨眾生之聲音;不增不減;說法不著;隨眾生之語言而說法;
發音應眾聲;次笫以田緣說法;一切眾生觀相不能盡;觀不厭足;
髮長好:發不亂;髮旋好;髮色如青珠;手足為有德之。
再看準提,準提所修行的為禪,其念為一菩提道人,端坐於菩提樹之下。
菩提清香,有九禪九言。
一為,勿輕未悟,一念回機,便同本得。
對於那些還沒有開悟的生靈,不用去關注,若是他們瞬間領悟了道性,就開悟了。
開悟者為心靈之輕,進超脫之境,是為大超脫。
二為一切諸法悉皆解脫,當生靈所修道時處清淨境、心靈為自在的,自由之時,所在之地處處盡皆為淨土,內欲難染,道心通明。
三為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法的本質是亙古不變的,而一朝風月,則是指那些風雲流轉的世間萬事萬物,是虛幻而短暫的。
愚昧生靈總是迷戀於風花雪月,不知那是瞬間的繁華,而繁華總會落盡,生命總有末路。
如果不能體悟性空亙古不變的本質,愚昧者也只能在虛幻的風月中嚐盡悲歡離合。
…………
九道禪言振聾發聵,如獅子大吼,震人心神。
至此,洪荒眾神魔之間的差距初現,除了前六座者此次斬了屍,其餘者毫無例外地都未能斬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