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我們不會有事吧!”

回京的途中,衛王劉玉同衛王妃同乘一輛馬車。

衛王妃顯得憂心忡忡,內心十分不安。

衛王劉玉不顧正月嚴寒,一直望著窗外,好一會才出聲說道:“本王一直安分守己,能有什麼事。”

“可是,吳王那邊……”

“吳王是出頭鳥,吳王同咱們沒關係,這一點你要時刻牢記。就算陛下要清算舊賬,也會率先拿吳王開刀。誰讓吳王最礙眼,一直爭到了最後。說來說去,都是先帝的錯。他要是肯早早立下儲君,輪也輪不到老三來當皇帝。”

徒呼奈何!

如今,唯剩下嘆息。

一個個夜晚,衛王劉玉無數次嘆息。先帝糊塗啊!身體都垮成那個樣子,竟然還堅信自己能再活二十年,還在服用丹藥妄圖長命百歲。

到最後,死得悄無聲息,連一句話一個交代都沒有,人就走了。

他無數次的恨!

若是先帝臨死之前留下遺詔,皇位屬於誰那可就說不定了。

衛王妃心頭惴惴不安,尤其是衛王劉玉憤怒的模樣嚇到了她。她只能躲在馬車一角,像個可憐蟲。

“你做出這副表情幹什麼?本王又不會吃人。母妃說你性子端莊嫻靜,如今看來未免安靜過了頭。本王的事情指望不上你,只求你別給本王添亂。”

“諾!”

“你要是有皇后娘娘一半能幹,本王也不至於如此悽苦!”衛王劉玉感慨了一句。

衛王妃臉都漲紅了,太尷尬,太難堪,只能保持沉默。

劉玉內心深處,的確嫌棄自家王妃。家世身份都足夠,唯獨性子太過安靜祥和,缺少主意。既不如吳王妃孫氏那般擅長交際應酬,也沒有皇后娘娘的諸多本事。

他無數次嘆息,母妃當年怎麼就選了這麼一個王妃,太不合適了。

殊不知,楊太妃當年就是因為太瞭解自己的兒子,心思太過深沉,故而挑選了一個性子安靜的王妃。

……

回到京城,白燈籠已經取下來,京城又恢復了昔日的熱鬧場面。

諸位太妃帶著子女搬出皇宮,又是一通亂糟糟的情況。

張太后請袁太妃到長樂宮說話。

看著袁太妃那張年輕的面孔,稚嫩的眼神,張太后都不禁感嘆,先帝作孽啊!

“袁氏,你最近可有收到你兄長袁友仁的信件?”

“啟稟太后娘娘,自臘月起,臣妾就不曾收到兄長的信件。”

張太后似笑非笑,“先帝過世的訊息,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南詔,再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返回,已經快一個月,按理說應該有回信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