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最後幾天,葉慈再次發了一筆小財。

袁昭儀病好,派人給她送來許多賞賜,金銀珠寶不用說了,田莊是必有的。

她喜好種田的傳聞,是不是京城人都知道啦!

人人送禮都給她送田莊,附帶田莊裡面的人口。

真是一筆甜蜜的負擔。

禮物都送到手上,總不能退回去,只能收下繼續種田囉。

二月……

傳來訊息,南詔叛亂,天下震動。

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南詔終於走出了被武宗皇帝殺得屍山血海的陰影,只可惜他們沒有選擇和平發展,而是選擇了捲土重來,再次挑戰朝廷的權威。

元康帝震怒。

在朝議上公開說道:“南詔蠻荒,不服教化。依著朕看,當年武宗殺得不夠多,殺得不夠狠,才讓他們有膽子再次叛亂。朕誓要剿滅南詔一切反賊設,斬草除根。誰能為朕分憂!”

武將勳貴紛紛站出來請命,此時不表達忠君愛國何時表達。

文官們則紛紛譴責南詔不護教化,辜負了朝廷,辜負了陛下,辜負了天下人。

聽著文武百官同仇敵愾,元康帝那是相當的滿意,不是一般的滿意。

真是難得一見的盛景,文武百官竟然在一件事上達成了共同的意見。不容易啊!太不容易了!

要知道,文官和武將不和由來已久。文官贊成的,勳貴武將一定反對。反之亦然。

人心可用!

元康帝當即問道:“誰可為將?”

話音一落,滿朝堂安靜下來,不復一開始的熱鬧。

南詔那地方,不比西北。西北苦寒,卻沒有瘴氣,沒有神魔莫測的毒物,沒有能讓人絕望的叢林毒蟲,神出鬼沒的當地部落。

西北有什麼,不就是一望無垠的草原,外加一群牧民組成的軍隊。

朝廷同草原打來打去打了上百年,前朝也打,前前朝也打,可謂是經驗豐富。無論是地勢地貌,還是氣候,大部分將領都能適應。

南詔,不行,不行,怕死在那地方。

南詔被稱為將領墳地,不是沒道理的。

去那邊打仗的將領,沒有一個是被敵人殺死的,全都死於水土不服,死於瘴氣毒蟲。

總而言之,大家寧願去西北,去東南,甚至去西南打仗都可以。唯獨不願意去南詔。

“眾將領久居京城,恐不適應南詔氣候。臣建議,直接從南邊提拔合適的人選統兵,就近募集兵源,前往南詔平亂。”

永平侯站出來,代表勳貴發言。

勳貴武將們紛紛點頭,很是贊同。

元康帝的臉色卻變得陰沉,“諸位愛卿剛剛還在義憤填膺,表達著忠心,要為朕分憂。為何轉眼間,個個都改變了心意。莫非所謂的忠心,都是假的,全都在哄騙朕。”

永平侯再次出列,“陛下明鑑,非是臣等狡辯推脫,實在是南詔氣候,北邊的人去了的確無法適應。

武宗那會,徵南詔之所以花費了十幾年的功夫,就是因為一開始的時候從北邊派遣將領和兵源,結果到了南詔,四成計程車兵死於水土不服,致使戰事不順。

後來吸取了教訓,直接從南邊募兵,這才解決了兵力不能適應南詔氣候的問題。此乃前車之鑑,請陛下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