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狂悖(第2/3頁)
章節報錯
繡衣衛兒郎們將情況如實稟報。
袁大人聽聞之後,呵呵冷笑起來,“他們不鬧,本官也不會注意到京城的書鋪。他們這麼一鬧,本官想不注意都不行。查的都是些什麼書?”
“都是些話本,比如《包青天》,《俠義傳》之類的書籍。”
“《包青天》本官也看過,就連《鏡花緣》本官也翻看過幾頁。他們為什麼要查這些書籍。哦……”
袁大人恍然大悟,“他們是在害怕本官,怕本官多做聯想,牽連到大家。本官是這等小人,要以文字興大獄嗎?”
繡衣衛諸兵將紛紛低頭,不敢作聲。
以言行論,袁大人是十足的小人。可是,這話不能說啊!說了,腦袋就沒了。
不僅不能說,還要大肆拍馬屁。
“大人做事最為公道,京城那幫人以小人之心揣度大人,該死!”
“那你們說,這事要如何處置?”
“不如將所有在京書商都抓起來。”
“不可!一群書商抓來沒用,敲也敲不出幾個銀子。此事由禮部牽頭,禮部尚書是個老古板,不如從他身上下手,炮製一樁大案。大人,下官請命督辦此事,請大人成全。”
“下官願為馬前卒!”
“嗯!”袁大人不置可否,“此事暫且不忙。你們繼續盯著京城動靜,任何風吹草動都不可放過。”
“諾!”
袁友仁是想放過留守京城的官員嗎?
他當然不是。
他是想讓元康帝來背黑鍋,讓元康帝下旨。
他的枕頭風前所未有的猛烈,禮部查書,京城書商人人自危,幹什麼這麼緊張?莫非是心虛?
一群人都這般心虛,莫非是做了犯忌諱的事情。
就比如《包青天》,裡面的皇帝可不見得英明神武,反而時常被人牽著鼻子走。這是對陛下的詆譭啊!
還有那《俠義傳》,裡面更是少不了各種犯忌諱的言語和劇情,若要查,一查一個準。禮部只是搜書,卻並不禁民間議論,到底意欲何為?
元康帝倒是想得開,“寫書嘛,自古以來都是如此。且,《包青天》一書,是朕交代葉慈書寫,給天下官員正名。”
“葉慈啊,她出書有功。但,她在書中夾帶私貨,詆譭陛下,臣不忿。為陛下清譽,臣以為應該嚴查此事。”
元康帝罕見地沒有立馬同意袁友仁的提議。
而是說道:“葉慈會開礦,她是好幫手。而且,她很快就要嫁給定王,成為朕的兒媳。朕不欲在這個時候多生事端。”
袁友仁很震驚。
當然,他天生冷臉,震驚與否,都是一個表情,那就是沒表情。
“陛下莫不是對葉慈起了心思?”
“胡說八道!她是朕的兒媳。”
“哼!陛下連我們兄妹都不放過,何況區區兒媳。”
“不可胡說。朕身邊有了你們兄妹,這些日子來,何曾正眼看過其他人。”
“為何陛下不肯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