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葉慈關閉了清河書坊,緊接著禮部下了命令要嚴查京城各大書鋪,一時間,京城出版業從業人員雞飛狗跳,人仰馬翻。

禮部特意從兵部借了人,每天上街,“指點”各大書鋪。

“除了科舉類的書籍,其他書籍統統下架,統統下架,一本不留一本不留!”

“官爺,給點訊息行不行?上面怎麼突然想起要查書?我們的《俠義傳》賣得正好,市場上廣獲好評。”

隨著《包青天》的走紅,其他書商隨之效仿,紛紛推出諸如《俠義傳》,《烏江大俠傳》,《告官記》之類的話本,很是暢銷。

當然,最暢銷的依舊是《包青天》。

“別問!照做就是了。上面的事情豈是你們能打聽的。統統下架,趕緊下架。”

書鋪的老闆,掌櫃們紛紛嘆氣。

也有訊息靈通之輩,得知清河書坊帶的頭,很是不忿。

“誰不知道清河書坊的老闆,將來要嫁給王爺做王妃。她身份不一般,怕受到波及,竟然也連累著我們這些人跟著倒黴。”

“到底是出了什麼事?清河書坊的老闆那麼大個來頭,竟然還怕被波及。比我等小老百姓還怕事。”

“她倒不是怕事,她是怕事情不夠大。人家的想法我們哪裡知道,她關門損失點錢財承受得起,她也不靠那點錢吃飯。真正倒黴的還是我們這些人,真是無妄之災。”

“老闆,來一本《俠義傳》!”

有顧客上門,看打扮還是個書生。

“沒有,沒有。”老闆很是不耐煩,揮揮手要將客人打發。

“別家沒有,你們家怎麼會沒有。《俠義傳》是你們家出的,我買五十文一本的那種,怎麼可能沒有。”

五十文一本的《俠義傳》屬於最便宜,也是最粗糙爛制的書籍,有時候字跡都不清楚。就這,都賣爆了。之前是借別人的書看,還沒看完就被迫還了回去。他好不容易湊了點錢,登門照顧生意,竟然被老闆如此打發,欺人太甚。

“你這後生,都說了沒有,全都沒有。科舉的書倒是有大把,你買不買?給你算便宜點,正文公註釋算你三百文,如何?”

“我只要《俠義傳》。”

“你這後生怎麼這麼固執,你進來瞧瞧,你看我這裡哪有《俠義傳》?我倒是想賣你,可是沒書賣啊。”

“什麼時候有書賣?老闆就不知道多印幾本。”

“你也去過別家書鋪,應該看出來了,最近咱們這群書商的日子都不太好過。上面在嚴查,懂了嗎?”

書生不懂,一臉懵逼。

人家還處於求學的初級階段,暫且沒有接觸過這般高階話題,腦子跟不上節奏啊。

老闆一瞧,敢情自己是在對牛彈琴。

當即說道:“你去別家看看吧,說不定別家還有。”

“老闆以後還賣《俠義傳》嗎?”書生多問了一句。

老闆實話實說,“現在不知道。將來,或許會賣吧。”

書籍是有壽命的。

也不知這一波過去後,《俠義傳》還能不能繼續火爆市場。得組織人手,重新構思書籍。還是寫才子佳人保險一點。官府總不能連才子佳人也要禁止吧。

他又不寫《鏡花緣》那種遭讀書人記恨的書籍,他就轉寫讀書人喜聞樂見的劇情,相信官府也會喜聞樂見。

……

京城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查書運動,鬧得各家書商怨氣滿腹。

這麼大的動靜,自然瞞不住人在行宮的袁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