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內監提供的辦法,轉眼間就能破局。連消帶打,甚至能將吳王和薛家積攢一年的優勢,打個七零八落。

你吳王功勞再大,在朝臣眼裡始終差了個“嫡”字。

而且,吳王的功勞究竟是怎麼來的,大家心知肚明。

什麼籌措糧草輜重,他沒拖後腿就算是萬幸。

給他的功勞,不是因為他真有功,是因為他是皇子是親王,甚至有可能是未來的儲君。

這叫分潤。

錢財要分潤,功勞當然也要分潤。

如今的格局是,宮裡有張皇后,薛貴妃,許貴妃,加上一個趙德妃,四足鼎立之勢已成,元康帝很滿意。

朝堂上,諸多皇子,卻只有吳王劉璞獨大,衛王成了扶不起的爛泥,其他皇子更不用說。

沒有人能掣肘吳王,以至於朝臣都靠向了吳王。

豈有此理。

元康帝斟酌,一時間難以下定決心。

他得再想想。

……

傍晚,張皇后得了訊息,當即吩咐李少監:“你親自出宮,前往張家,讓他們再接再厲。”

“會不會太過火。”

“我兒能不能回京城,現在就差最後一把火。”

“老奴知道了,老奴這就出宮。”

李少監急匆匆趕往張家,見到了張家當家人張大老爺張培申。

“娘娘說已到最關鍵的時刻,就差最後一把火。”

“確定嗎?”

“訊息確定。只是陛下還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召回定王殿下。”

“老夫明白了,這把火過兩日就新增。”

直接點燃這把火的人非張家人,而是金吾衛。

金吾衛秘密上報,說崔家和吳王有接觸,似乎是要聯姻。

“聯什麼姻?”元康帝愣了一下,吳王的孩子今年才出生,這麼小就要聯姻。

“陛下誤會了,是崔家打算送女給吳王為側室。”

元康帝震動,大怒!

當年,那會他還是個不受重視的皇子,先帝想為當時的太子聘娶崔家長房嫡女為太子妃,崔家竟然拒絕了。

先帝不僅沒生氣,還說崔家家風好,有風骨。

而今,崔家竟然主動送女給吳王為侍妾,就算只是一個庶女,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