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帝王猜疑帶來的機會(第2/3頁)
章節報錯
內閣幾位都是學霸人精,大家打個眉眼官司,無需開口,一切盡在不言中。
陛下的心意眾人都明白,明白歸明白,卻不能自己挑頭做馬屁精。
陛下想要朝臣稱頌,想要歌功頌德,朝臣們卻只盯著儲君這件大事,不屑做馬屁蟲,徒呼奈何。
這年頭,文官們還是有骨氣的。偶爾做做馬屁精可以,但不能在大朝會的時候公開做馬屁精。
名聲還想不想要了?
公開拍皇帝馬屁,讀書人的節操呢?骨氣呢?
這幫當官的,很多時候最喜歡和皇帝對著幹,以博取一個不畏皇權的美名,被士林稱頌,好處大把大把的。
……
元康帝很清楚朝臣們的做派,所以沒在大朝會上開罵,僅僅只是讓大朝會半途而廢。
回到建章宮議政殿,元康帝一腔怒火立馬發洩出來。
砸了一套又一套的瓷器,書案上的奏章統統掃落在地。
“欺人太甚,簡直是欺人太甚。人心所向,呵呵!幹錯讓朕退位,當個太上皇得了。”
這是真動怒啊!
連退位這種誅心之言都說了出來。
方內監當即揮揮手,宮女太監內侍統統退出大殿。
陛下說的話決不能傳出去,誰敢亂說一個字,死!
“陛下息怒!”
“這怒火朕熄不了。是不是在百官眼裡,朕就是個昏君,不及吳王百分之一。他民心所向,朕算什麼?朕是不得民心嗎?”
方內監蹙眉,朝會的時候,喊出民心所向那位官員,他可以肯定必定是渾水摸魚,故意搞事的。
他甚至懷疑,這一切都誰張家安排,甚至趙家也參與了其中。
薛家太著急了,這個時候請立太子,並且搞出這麼大的聲勢。
也難怪,吳王立下軍功,下面的官員看不清形勢,以為儲君之位非吳王所屬,於是乎隨大流。萬一能博個擁立之功,就發達了。
一群投機客,跟著薛家的號召,紛紛上本請立吳王為太子。
這麼大的陣仗,難怪會被人利用,當著元康帝的面喊出民心所向這句犯忌諱的話。
元康帝臉色發青。
兒子民心所向,他這個當老子的絕不會感到絲毫開心,唯有憤怒警惕懷疑甚至是恐懼。
他老了,兒子卻正年輕。
他精力不濟,兒子卻精力充沛。
他不知道還能活多少年,兒子至少還有幾十年。
此消彼長,元康帝心中對薛貴妃,對吳王生出了前所未有的警惕心。
朝臣擁立吳王為太子,他偏不答應。
但,他也不能和朝臣們硬碰硬對著幹。
該想個什麼法子,破了這一次的擁立,滅了吳王的氣焰。
“傳朕旨意,吳王從軍一載,勞苦功高。著居家休整,休養生息,以待將來為朕分憂。”
方內監:“……”
這是讓吳王劉璞賦閒在家,不授實權,也不給差事。
這哪是勞苦功高,分明就是功高蓋主,必須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