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老闆不是大主顧,但他是個老主顧。

葉慈決定給老主顧一點面子,明兒去鎮上面談。

正事決定,她才問起葉二郎這些日子怎麼樣。

葉二郎笑道:“挺好的,盧掌櫃很照顧我。跟在盧掌櫃身邊學了不少門道。結合我在京城的見識,我這個月已經談成了兩筆買賣。”

“恭喜二公子,這是好的開始啊!看來,你真的有經商的天賦。”

葉二郎很是興奮,“盧掌櫃也是這麼說的。他說我基礎好,見識多,又會識字算數,很適合做這一行。”

“再接再厲,祝願二公子早日出師。”

葉二郎露出燦爛的笑容,他身份是學徒,但也有工錢可領。

靠著自己的本事,第一次掙到錢,錢雖然少,但是成就感很足。

他談下來的生意,也會有少量提成。

農閒商行對待學徒,沒有其他商行那麼苛刻。

其他商行的學徒,純粹就是個拿著最低廉工錢的半奴工。

不是說傳統的學徒制不好,而是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

傳統規矩,學徒期間掙到的錢,全歸商行所有,自個是一文錢都拿不到。學徒五年,就只能拿五年的學徒工錢,那點工錢,真幹不了什麼事。還有任由師傅打罵。

老實孩子或許能默默忍受,真正有天賦又聰明的孩子,難保心裡頭就有別的想法。

於是乎,背叛師門的事情比比皆是,年年都有。

老師傅們也開始敝帚自珍,看家本事絕不外傳。

到最後,很多手藝失傳,傳統學徒制也要揹負一定的責任。

葉慈吸收了傳統學徒制的優點,撇棄了缺點。

只要學徒期間,學得快,有貢獻,提高工錢給予提成都是可以的。

而且,師傅若是能早日教會徒弟,師傅也能拿到獎勵。這就是鼓勵大師傅們將本事都拿出來,不要玩敝帚自珍那一套。

就算學徒學成後,不再農閒商行幹,要另謀生路,或是自個當老闆都沒關係。

有天賦有想法的人,商行不僅不為難,甚至還願意投資,給予啟動資金。

做生意嘛,朋友多多益善。

今日是學徒,他日未嘗沒機會成為商行的合作伙伴。

沒必要抱著傳統學徒制不放,搞得大家面上不好看。教會一個徒弟結一次仇,圖什麼?

不如好聚好散,常來常往。

將農閒商行的生意,透過一個個出師的學徒廣佈天下。

……

次日一大早,葉慈來到雙河鎮。

劉珩身為跟屁蟲,理所當然要跟著來

“本王替你瞧瞧這位屠老闆,到底靠不靠譜。”

“我和他做生意,一手交貨一手付錢,他靠不靠譜於我何干。”

“話不能這麼說。”

“那該怎麼說?”

“總而言之,本王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