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所以樂評人齊不許的極端和我的專業都是我們各自的風格,我雖然不太看好樂評人齊不許的風格,可是我也不會認為他的這篇文章是不合格的,只能說還是交給市場來看吧,不管市場反響好壞,我想樂評人劉文刀,樂評人祝詩山你們都不要再糾結我們兩個寫的文章的問題了,因為不管結果如何,我相信我和樂評人齊不許依舊會堅定我們這篇文章的!”

聽到這話,樂評人劉文刀和樂評人祝詩山對視一眼,紛紛點頭說道:

“好,既然你們這麼說,那就這麼辦吧!”

樂評人劉文刀,樂評人祝詩山,樂評人齊不許,樂評人蕭規隨這四位,在當天晚上凌晨兩點多直接釋出了四篇微博,每個人都是釋出自己的一篇微博,在轉發其他三個人的微博,並且艾特了李想,天后華青衣,周傳芎,新人周淺等一眾人。

這些文章很快便在小範圍內引起轟動,論專業李想不出馬,華語樂壇樂評人這個行業當中就沒有比他們四個更專業的了,論知名度,在樂評人這個圈子裡處於金字塔頂端的一小撮人當中,也沒有比他們四個名氣更大的了。

他們這麼又專業,名氣又大的樂評人釋出的微博自然是有人看的,更別提這些微博還都是點評這一期《誰是歌王》選手們演唱的歌曲的。

但不是所有人都關注了他們四個,很多人只是喜歡吃雞蛋,但並不想知道生這隻雞蛋的母雞到底是誰,同理,大家都喜歡聽李想演唱的歌曲,都知道李想,這已經是網友們夠做到最大的程度了,還要讓他們去知道點評這首歌的人是誰,那簡直是痴心妄想。

好在第二天上午,天后華青衣,新人周淺,周傳芎以及李想等人的微博就相繼轉發了,樂評人劉文刀,樂評人祝詩山,樂評人齊不許,樂評人蕭規隨四個人的樂評文章。

一時之間無數粉絲湧進微博觀看微博,樂評人劉文刀,樂評人祝詩山,樂評人齊不許,樂評人蕭規隨這四條微博,經過一天的發酵,也徹底火出了圈!

李想半下午的時候處理完公司的事情,得到這個訊息,微微點頭,對坐在跟前的劉力說道:

“這幾個人還是有點用的,公司這邊加大接觸力度,該給的好處不要捨不得給,畢竟這是第一批正式投入我們揮下的樂評人,公司之後逐漸壯大,這種喉舌職業必不可少,他們四個能夠發揮到很大的作用!”

劉力當即點頭說道:“我明白,你放心”

李想直接揮揮手說道:

“那行,劉力你現在去把新人周淺和周傳芎叫過來,下一期《誰是歌王》比賽主題已經出爐了,也給他們休息了一天的時間,我想聽聽看他們的想法是什麼!”

“誒,好嘞!”

劉力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當即起身離去,而李想也沒有閒著,思考片刻後將樂評人劉文刀,樂評人祝詩山,樂評人齊不許,樂評人蕭規隨四個人拉進了視訊會議內好好勉勵了一番。

都說士為知己者死,這劉文刀,祝詩山,齊不許,蕭規隨四位樂評人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不僅在《誰是歌王》的節目當中堅定的站在李想這一方,而且還在賽後透過自己的方式為李想,以及李想這整個團隊進行輿論上的宣傳。

說實在的,李想的點子娛樂公司發展時間較為短暫和娛樂圈其他的娛樂公司,又因為各種矛盾激化的原因,導致關係並不好。

可以說他在娛樂圈腹背受敵,十面楚歌,僅有的幾個朋友陸元亮,伍志遠,李想也將他們手中的資源利用到了極致!

可是有些時候別人家有和自己家有,那是完全兩種概念,畢竟親兄弟還明算賬呢!

每一份免費的饋贈,早已在背後標明瞭價格。

每一次自己看似都可以無償使用鼎盛娛樂以及陸元亮和伍志遠手中的資源,其實背地裡也需要付出人情,或者其他同等資源置換,有些時候鼎盛娛樂根本不需要那些資源,還就需要李想一個人情,因為在這個世道,人情是最難還的,人情在某些時候價值也是最大的。

而不巧的是,李想不是一個喜歡欠人情的人,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很多時候的輿論戰場,點子娛樂公司以及李想都會處於漩渦的中心和弱勢環節,除了官方會在一些時候為他說話之外,很少有自媒體或者輿論戰場的新聞記者為他說話。

但李想又不能指揮文娛辦,而且文娛辦這麼忙,讓官方機構隔三差五的為自己發聲,也不現實。

而現在好了,有了劉文刀,祝詩山,齊不許,蕭規隨四位樂評人的加入,點子娛樂公司至少在輿論戰場上終於有了自己的喉舌和發生的渠道。

可別小看劉文刀,祝詩山,齊不許,蕭規隨這四個樂評人,至少在歌曲領域以後公司的歌手們發歌會比以前要事半功倍的多!

一旦有什麼公司想要玩水軍套路潑髒水,李想也不再是無能為力,不用一味地以力破巧。

有了這劉文刀,祝詩山,齊不許,蕭規隨四位樂評人,大可以見招拆招,點子娛樂公司有了周旋的資本,這就是劉文刀,祝詩山,齊不許,蕭規隨四位樂評人對於李想,對於點子娛樂公司最大的作用。

見狀,李想當然要好好的褒獎一番。

他們都已經做出了千里馬的姿態,自己更要做出一個伯樂的姿態。

話說的好,打一棒子給一顆甜棗,這種帝王心術的最簡單的解釋也很好的證明了對於一個上位者而言,該如何給一個跟隨他的人給予某些好處。

而得到了李想的誇獎之後,這劉文刀,祝詩山,齊不許,蕭規隨四位樂評人更像打了雞血一般衝動,整個人神情亢奮無比。

很顯然他們做的這一切沒有被無視,而是被李想看在眼裡,其實這樣就夠了!

他們需要的就只是這麼簡單而已!

畢竟他們所付出的投名狀以及做出的工作成果也沒有那麼誇張,想要獲得更多的好處,想要在李想這個利益集團的體系當中走得更高,那自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對於這一點,他們四個人早就已經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不用李想提點,他們自然而然的會去,做出這些努力。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