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水攪渾,誰都別好過!【4k,求全訂,求月票!】(第3/4頁)
章節報錯
作品以善於適應周圍物體的顏色,很快地改變膚色的“《變色龍》”作比喻,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變色龍》中的對話描寫,以奧楚蔑洛夫為中心,可以分為五組:
奧楚蔑洛夫與赫留金的對話描寫,奧楚蔑洛夫與圍觀群眾的對話描寫,奧楚蔑洛夫與助手的對話描寫,奧楚蔑洛夫與將軍家廚師普洛柯爾的對話描寫,奧楚蔑洛夫與小獵狗的對話描寫。
李想透過這五組對話描寫,一方面起到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展示了《變色龍》中涉及到的人物的性格,揭示了奧楚蔑洛夫及周圍眾人的心理。
奧楚蔑洛夫對不同的說話物件採取不同的態度,其對話內容有時是漸變的,有時卻是突變的;對人如此,對狗亦如此。
漸變時靠“脫加”或“穿大衣”的動作過渡,突變時乾脆、果斷,直接用語言和麵部表情顯現。
比如,普洛柯爾說:“瞎猜,我們哪兒來這樣的狗。”
奧楚蔑洛夫馬上就從罵赫留金、稱獵狗是“嬌貴的動物”中來了個急轉彎,他講“那就用不著白費再上那兒去問了”,“這是條野狗”,“弄死它算了”。
精彩的是奧楚蔑洛夫與小獵狗的對話描寫,既寫他對小獵狗的讚美之情,又寫他對小獵狗的諂媚之態,因為小獵狗的主人是“貴人”,諂媚到肉麻。
李想在不露痕跡、不動聲色的自然對話描寫中,充分表現了對奧楚蔑洛夫的嘲諷與批判,既批判他對市民的“無禮”,又寫他對達官的“獻媚”,充分展現了李想高超的寫作水平和愛憎鮮明的態度。
李想在文中中四次寫了奧楚蔑洛夫的大衣,透過對“脫大衣”與“穿大衣”的細節描寫,揭示其誠惶誠恐的心態。
他面對將軍家的狗,如同面對將軍,惟恐照顧不周,殷勤不夠;
衣服成了他出爾反爾的遮掩之物,是他“變色”的最好工具。
面對小百姓時,奧楚蔑洛夫的大衣似乎威風八面、作威作福的象徵,穿著這大衣,就有了藉助的權力,可以對小百姓兇橫霸道;
對位高權重者奧楚蔑洛夫的大衣又成了權力的衛道士,極力袒護那些位高權重者。李想透過“大衣”細節的設定,出神入畫的刻畫了奧楚蔑洛夫的內心。
李想寫奧楚蔑洛夫的語言明瞭了他對人物性格的深刻,所以他描寫人物的語言完全是個性化的,充分體現了“變色龍”的個性。
奧楚蔑洛夫的語言多變。
有罵人語言,如“豬崽子“、“你這混蛋”、“你們這些鬼東西”等。
有訓問語言,如“這兒到底出了什麼事?”誰在嚷?”你在這兒幹什麼?”等。
這些審問似的語言往往連用,讓奧楚蔑洛夫的身份與性格得到充分展示。
命令的語言,如“把手放下來。”“馬上去辦,別拖。”“把狗帶到將軍家裡去,問問清楚。就說這狗是我找著,叫人送上的”等。
有恐嚇語言,如“我要好好地教訓他一頓”。
這些語言可以揭示出他官架子施官腔的特點,也表現他庸俗、空虛的心靈。
奧楚蔑洛夫的語言又是多變的,對不同的物件可以說不同的話;
對同一物件說不同的話,語言明快,其隨心所欲、見風使舵的技巧可說是純熟無比,顯示出官場“老油子”的心態,更表現出他是達官貴人的忠實走狗……】
計立群不出手則已,一出手技驚四座,才一千五百字,他卻洋洋灑灑近一萬字,算是將《變色龍》掰開了揉碎了餵給讀者。
一眾讀者在看完兩位重量級大師的評論後,都發出不明覺厲的感嘆——不愧是文化人!
要他們分析,或許只能舉著大拇指喊一聲——牛逼!
泰山得知此事後,晚上特意點了一份宵夜,一口氣幹了三瓶大綠棒子。
在他看來,事情進展到這一步,再鬧下去,作協也沒人敢出頭了。
倒不如退一步,讓網文作者有參賽資格,這樣也不至於讓場面太過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