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一丁十畝(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弘棟接過這張新的文告,發現正是關於剛才他所說的,規範彙報請示文書的內容。
朱弘棟點點頭,立刻將這幅公告放在左手邊的桌案上。
後面的親衛立刻上前一步,將左手邊處理完的一摞檔案和這幅文告取走,交給旁邊的一個文書。
這個文書手中拿著世子殿下的私印,給所有處理過的文書挨個加蓋印章。
加蓋好印章之後,這文書將所有處理過的檔案分門別類,傳遞給不同的部門,下發執行。
處理了好一會兒公務,有親衛帶著幾個農民和地主模樣的人來到白虎節堂上。
這幾個人見到一片繁忙的白虎節堂,稍稍有些發愣,在親衛的催促下,這才衝著上首的朱弘棟磕頭問安。
朱弘動抬起頭來,立刻露出和藹的笑容。
“諸位不要害怕,本王有些關於種田的事情向諸位諮詢。”
朱弘棟稍稍安撫幾句,讓下面的幾個人放鬆下來,隨後說道。
“賜座,看賞。”
立刻有親衛為這些人每人搬了一把凳子,同時又給他們每人發了五兩銀子的賞錢。
又是看座又是打賞,讓這些人神態放鬆了不少。
朱弘棟見這些人已經徹底放鬆下來,便問道。
“應天府和蘇松常三府,種地上有什麼區別嗎?”
聽了朱弘棟的話,其中一個地主模樣的人說道。
“就小人所知,應天府這邊主要種水稻,蘇松常三府除了水稻之外還會種一些棉花,種一些桑樹養蠶。”
“聽說靠海和靠江的地方,在一些高地上種棉花的比較多,在太湖的南面種桑養蠶的比較多。”
朱弘棟大致對應一下相應的地理位置,就是說蘇松常三府北邊種棉花的多一些,蘇州府和常州府南邊種桑養蠶的多一些。
朱弘棟再次問道。
“平均一戶人家,如果按照一戶五口人,一對夫婦幾個孩子計算,大概可以耕作多少土地?”
這時有一個老農說道。
“關鍵看有牛沒牛,如果沒有牛,一戶人家差不多可以耕二十五畝地。”
這老農的話音剛落,立刻被另外一個人打斷。
“胡說,你那是一年只種一季水稻,才可以種二十五畝地,實際上一年裡有大半年地都是閒著的,太浪費了。”
“如果水稻和春花輪作,一年可以收穫兩季,一戶人家如果沒有牛的話最多也只能種十畝地。”
朱弘棟非常疑惑的問道。
“什麼是春花?”
“就是春小麥、大豆、油菜之類的。”
朱弘棟恍然,隨後再次問道。
“為啥不一年種兩季水稻?”
因為在朱弘棟的概念裡,長江以南地區完全可以實現一年兩熟,這應該是正規操作才對。
結果老農立刻說道。
“不成,一年種兩季稻,時間上來不及不說,並且地力也跟不上,需要好多好多的農家肥,壓根兒就沒地方弄去。”